第124章窮打與生產-《鐵血殘唐》
第(3/3)頁
終于做出了一套簡易蒸餾器具。
按照夫君給的方子,實驗了幾次,還真被小姐倆做成了。
當她們像獻寶似的給李裕品嘗的時候,李裕都驚呆了。
他至是簡單的說了下流程,他自己都沒想到能成功。
可見古人的智慧,只要給他們些思路,很多事是能辦成的。
自從試制成功了酒,姐倆就一發不可收拾。
連續生產出了上千斤的白酒。
還作為禮物贈送給了各地的官員。
李裕知道制酒費糧,所以才有少制酒之說。
其實繡娘和碧娘自從開戰以來就沒再制酒了,前線需要糧食,各地難民也需要糧食過冬。
在家中過完了初七,衙門也開封上值了。
各地的官員紛紛發來準備春耕的具體奏本。
江西還好說,有相對完整的農業系統,種子、耕牛、農具都有咱們的機構負責。
南陽這邊這幾年也逐漸的建立和完善了,只是荊襄有點麻煩。
荊襄名義上還是歸趙匡凝管轄,可他已經把荊襄交給了李裕。
為了能有效的管理地方行政,李裕把南陽和荊襄合二為一。
對外統稱南陽國。
府治設在襄陽。
德王府卻留在南陽。
陳班、王厚協主抓春耕事宜。
李裕當了甩手掌柜,在各地走走看看。
卻說癩頭一家,一家準備起了稻種。
癩頭終于如愿以償,在正月里把柳娘子娶進了家門。
新婚夫妻甜甜蜜蜜。
正月一過,他就進來南陽城。
在他心目中,南陽城就是和長安一樣的大城。
不僅大,還很神圣。
因為德王一家就住在這里,自己和他老人家是鄰居嘞。
他來到了鐵匠鋪,對真在拉著風箱的老吳頭帶著招呼。
“吳叔,要打兩把新钁頭嘞。”
“癩頭,咋家里添人了?”
“嘿嘿,娶媳婦了。”
“哎呀,恭喜你呀癩頭,你可真是要福氣。”
“的是德王他老人家的功勞。”
“那倒是。”
老吳頭停下手里的活計,轉身拿出塊鐵料來。
“你看好了,五斤高高的。”
“嘿嘿,吳叔我信得過。”
“過了年鐵料有點貴,聽說各地都缺鐵料嘞。”
“是啊,去年來了那么多難民,開春正式用鐵的時候。”
“可不嘛,一百文。”
“嘶,還真不便宜啊。”
“嘿嘿,吳叔可沒賺你多少,良心價。”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