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這是在后世,是經常在討論的話題。 很多珍稀動物,就在改革開放前后幾十年的時間,大幅銳減,甚至有很多就此消失。 王明遠很清楚,自己現在的提議,無異于勸人向善。 可物資緊缺,人們需要向大自然伸手索要吃喝,就連國家,為了經濟發展,也需要各種大量的資源,來進行交易創匯,比如皮毛藥材。 現實如此,很難改變。 他現在說出來,更多地是當成自己的一個愿景。 老人聽完,沒有立刻否決。 他細細想了下:“這到跟研究專家的看法一致。對大自然不能一味索取,而應該心存敬畏,等消息吧。” 等消息? 老人的回復,讓王明遠微微愣了下,原本小小農場,不受人干擾,已經是很大的驚喜的,卻沒想到,自己隨口說說,竟然能得到這樣的答復。 讓等消息,那不就意味著有戲? 這要是這大片森林,都在自己的掌握中,里面本就有豐富的資源,再稍加開發,得到的將是源源不斷的財富。 而人手,從來不是問題。 但王明遠想想,還是覺得自己是多想了,識趣地不去惦念。 真要能做到這一點,那可是相當大的事情了,以現在的環境,不容易做到這一點。 領著兩人在農場好好轉了一圈,回到溫泉旁的小屋時,韓小玲和康朗香已經做好了午飯,都是些地道的鄉間小菜和一些野味,倒也讓兩個老人吃的很滿意。 “這里確實不錯,無論是人,還是農場,包括這環境,都是極好,你決定留下來,爸媽都尊重你的意見,只是……多回來看看我們。” 一頓飯吃得很沉悶,沒有人說話,兩位老人在吃好放下碗快后,才看向早已經等待著的唐念秋,認真說道。 聽這意思,想是他們一家三口,在屋里的時候已經說過這方面的問題。 唐念秋沒有想著回京城,而是選擇了留下來。 分隔多年,竟然能答應下來,事情仍然能那么快決斷,果然是做大事兒的人。 唐念秋點點頭:“我一定經常回來。” 老人笑了笑,轉而看向王明遠:“你也是,有機會到京城,也到我哪里走動走動。” 王明遠笑道:“以后估計會經常到京城。” “哦?”老人有些詫異。 王明遠指了指韓小玲:“她已經考上了京城的大學,以后,少不得要經常去看看。還有啊,農場想要有更好的開發,可不能只是止步于眼前的成就,包括各種物資的銷售,得跑各種業務,也得多學多看。京城可是發展最快的地方之一,那必然是經常要走動的地方。” “看來,你想的還挺長遠!”老人笑了起來,隨后又看向韓小玲:“小姑娘能耐啊,能到京城上大學,挺好。” 說完后,他長長呼了口氣,站起身來:“我還有很多事情要處理,不能再停留了。至于你這里,放手去做吧。另外,幫我照顧好念秋。” “我會的!” 王明遠毫不猶豫地點頭。 有唐念秋在,簡直就是有了塊護身符,不保護好點怎么行。 事情交代完畢,兩人起身出了屋子,王明遠、唐念秋和韓小玲三人一直跟著來到小廣場。 孔祥明幾人,被捆了手腳,扔在小廣場上被蚊蟲叮咬一宿,滴水未進,一直到現在,被折騰得夠嗆。尤其是孔祥明,有傷在身,更是備受煎熬,好不容易從昏迷中醒來,現在看到老人來到自己面前,驚季之后,神色變得暗然。 老人只是看了他一眼,轉身就走。 幾人也被跟著老人來的哪些人一個個拎了起來,押送著上了車子。 在張家坳一干人的注視中,車子很快離開。 整個過程平靜得出奇,完全不是王明遠所想的那樣轟轟烈烈。 但他知道,這些人的結局只有三個字:活不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