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薅一季牛毛廣,十來天,掙個自行車還有剩余。 這要是擱大房子,怕是又得引來不少人羨慕嫉妒了。但是在二大隊,真沒人覺得咋地。 有的人家父子倆或是夫妻倆一起上山薅牛毛廣,這一季能掙三百多呢。 這玩意兒主要是得有交通工具,指著走路進(jìn)山那是白扯,所以有輛自行車,真的很重要。 牛毛廣剛過季,參地里的活又開始忙了。 薅二遍草,然后許世彥的那五十丈試驗田,該施肥了。 二遍草容易,只要把地里的大草薅一下就行了,不像頭遍草還得順道松土。 不過二大隊一萬多丈參地全都得薅二遍草,也著實夠忙活一陣子的。 許世彥依舊帶人在參地干活,他不光要領(lǐng)工薅草,還得帶著人,給那五十丈試驗田施肥。 在兩行人參中間,用小鎬頭摟出一個小溝來。 然后用長把兒勺子,一勺一勺的舀了豆餅水倒在溝里,再覆上土就行。 這活說的挺輕巧,實際上又臟又累。 那豆餅擱水坑里發(fā)酵了這么長時間,簡直臭不可聞。 沒辦法,大家都用布條捂著鼻子,硬著頭皮干活。 好在就五十丈,兩天也就干完了。 六月十九號,大家正在參地里干活呢,忽然間天就陰了,風(fēng)呼呼的刮,頃刻間電閃雷鳴。 豆大的雨點兒就砸下來,伴隨著雨點兒,竟然還有鴿子蛋般大小的冰雹,噼里啪啦的往下砸。 幸虧參地里都苦著參棚,一臉懵的眾人直接躲在參棚下,倒是沒讓冰雹砸到。 只是聽著冰雹落在參棚上,砸的板子叮當(dāng)想,大家這心也跟著往下沉。 這么大的一場冰雹,也不知道覆蓋面有多廣。 要只是參地這片還好,畢竟有參棚罩著,不至于造成什么損失。 這要是砸到大田地你,就怕地里的莊稼又要完蛋了。 “許哥,你說今年這天氣是咋了?前些日子下晚霜,這又來一場雹子。 唉,也不知道,咱大隊那些地,有沒有被雹子打了。 這要是打了,咱今年怕是連口糧都不夠。”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