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去年,撫松老參地栽培天麻試驗,通過了地級科技鑒定。 但是這個技術一直沒能推廣開,主要是還有些缺陷。 許世彥所知道的,要比如今的技術成熟,但是缺少實驗基地。 這幾年,許世彥又是養(yǎng)殖野生動物,又是配制參地用肥料的,風頭不小,暫時不想再起高調(diào)。 有實惠,還是先緊著自家兄弟,等以后真出成果了再說。 “那可太好了,我聽你的,以后有啥好事兒,別忘了帶著哥哥。”許世安一聽高興起來。 這幾年他摸索出一個道理,聽老三的準沒錯兒,既然老三說能行,那他就沒必要顧慮什么。 “放心,自家哥哥,咋地也落不下。” 不為了別的,也得看在倆侄兒的面子上,幫二哥一把。 上輩子倆侄兒沒少給許世彥幫忙。 那時候許海波中學沒畢業(yè)就下來打工,給他家后院收購站開車。 許世彥這邊參地起參、栽參,許海波都開著老板家的拖拉機去幫著干活。 許世彥出車禍住院,倆侄兒輪班在醫(yī)院守著,一直到許世彥出院。 要是許世彥沒能耐也就罷了,如今好歹算是有那么點兒用處,伸伸手幫二哥一把,讓二哥家日子也過起來。 只要二哥還在,倆侄兒也不至于早早就不念書了,不管學的好壞,林業(yè)局戶口咋地也能上高中。 許海波今年十歲,等他高中畢業(yè),林業(yè)局還不算沒落。 哪怕是孩子念書差一些考不上大學,也能想想辦法招工進林業(yè)局上班,總比上輩子強。 要是孩子有出息能考出去,那就更不用說了。 他們還能趕上好時候,分配工作,不管咋地都能混個鐵飯碗,多好? 就這樣,許世安高高興興跟著許世彥去養(yǎng)殖場值班,領著人干活。 養(yǎng)殖場離著東崗遠,實際上離著森鐵近,白天有許世安盯著,晚間哥倆輪班,一切都正常,沒出岔子。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