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卷著-《我的銀幕年華》
第(2/3)頁
聲色圓潤,聲音本身足以能撐住這個角色。
只聽到第二句,馮景山已經(jīng)決定,要用唐秦了。
現(xiàn)在,搞不明白的是為什么拍戲時唐秦的聲音與現(xiàn)在唐秦的聲音判若兩人。
一個聲音最后時有些短促,一個聲音氣息悠長,一個雖然聲音不夠圓潤,一個圓潤得就象剝了皮的葡萄似的……
李揚猴里猴氣,“還是讓師父前去吧,師父——”
李揚在這一句加了幾個語氣助詞,馮景山以為,加的“是地方”,像“嗯、啊、是吧”這種水詞兒加不好是噪音,加好了是戲中戲、是精華。
可是,雖然在里坡和李揚這樣的配音高手跟前,唐秦仍能不落下風(fēng)。
下面就是唐僧進(jìn)入寺院,迎面就碰上了院主。
“院主,弟子有禮了——”
“你這和尚,哪里來的呀?”
“弟子是東土大唐駕下差來,上西天拜佛求經(jīng)去的,今到寶方,求借一宿。”
“此乃皇家寺院,只接納皇親國戚,不收留游方僧人,你還是到別處去吧。”
“院主,如今天色已晚,還望院主行個方便。”
“你這和尚好不啰嗦,我說過不收留游方僧人……”
最后一句,馮景山要看的就是最后一句,這里,唐僧在遭拒后,有憤怒,可是他是高僧,心境要平和,但也要表達(dá)出不滿來。
原來這一集有汪粵的配音,汪粵是電影演員,他的語音、語速電影節(jié)奏比較強(qiáng)。而唐僧是一種緩慢的感覺,凡是長句,節(jié)奏無形中就拉長了。汪粵配的節(jié)奏一快,就沒有了師父的感覺,沒有了佛家的感覺。
“院主,古人云,寺院道觀都是我等方上人的館驛,進(jìn)山門就有三升米分,你為何不肯留我?”
唐秦只感覺自己的氣在胸中直轉(zhuǎn),待說到不肯留我時,他有意用了托氣。
托氣,就是語言聲音停止時,氣不能馬上放松,輕輕托住,隨著氣息變化,用氣把字吐出來。
馮景山搖搖頭,卻點點頭,說到這一句,試音就結(jié)束了,大家都在看著他,等著他的意見。
邱佩甯走近唐秦,看馮景山的樣子,一直不說話,怕是唐秦的配音要懸。
“老馮這人,標(biāo)準(zhǔn)很高,你也別往心里去。”她在安慰唐秦,她總感覺那個迎風(fēng)冒雪,跑步背誦橘園頌歌的年輕人,不該有這樣的結(jié)局。
“老馮,人家小唐配完了,你倒是給個話兒啊。”李文玲也催促道。
“嗯,小唐,不錯。”里坡老師笑道,唐秦的配音,鮮明生動親切可親,那種思想感情的細(xì)微變化,他體會得到,“老馮,你怎么不說話了?”
馮景山還在沉思。
哦,這一段處理得節(jié)奏比較強(qiáng),用稍快一點的節(jié)奏用托氣的方式,用氣把字吐出來……
氣用到了,臉上全是戲!
雖然節(jié)奏稍快,但是托氣吐字,氣息悠長,他,還是那個大唐東土的得道高僧。
“齊活兒。”馮景山突然就蹦出一句話來,他又帶頭鼓起掌來。
“仔細(xì)聽,小唐的聲音很有董行佶老師的韻味,董老師,人藝的大拿,話劇界的朗誦之王!”
唐秦馬上擺手,這夸獎,他怎么受得了!
他還是配音界的一名新人,現(xiàn)在,勉強(qiáng)夠得上棚蟲二字,或許,還要把棚字去掉!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