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這一拜-《我的銀幕年華》
第(1/3)頁
京城的郊外,夜色深沉。
“任導,您還沒睡?尤主任,有吃的嗎?”唐秦推門進來,五月的天氣已經有些暖和,兩人都只穿著背心和褲衩,好在三國是男人戲,劇組里除了蔡導和化妝師全是男人。
“有啊,制片主任手里沒吃的,還是制片主任嗎?”尤世軍笑著就拿出兩饅頭來。
這也叫吃的?
“別急啊,我這還有好東西。”尤世軍轉眼間又從包里拿出一塑料袋,里面全是個頂個的咸鴨蛋,“你說,饅頭就鴨蛋,是不是好東西?”
“好東西……”
唐秦笑著接過來,先把饅頭掰開,又找了個大的鴨蛋遞給任鳳坡與尤世軍,“師父,您說,咱們京戲,上場是不是都帶著伴奏?”
“那是啊,沒有伴奏,那還叫京戲嗎?”咸鴨蛋腌得火侯到了,一吸全是金黃的油,任鳳坡小心地把油抹到饅頭上,“文場和武場,哪個不用伴奏!”
京劇的伴奏音樂很有特點,分為文場和武場兩種形式。
文場就是用不同樂器組合成的小型管弦樂伴奏,一般有四大件,就是京胡、京二胡、月琴、小三弦。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京胡。
武場就是用打擊樂器的伴奏,一般有鼓、鈸、大鑼和小鑼。
“你象咱們武行,有鼓,還有大鑼、鐃鈸、小鑼等。”說起京戲,任鳳坡鴨蛋也不吃了,“鑼鼓可以表現人物的性格、動作、場面,還可以起到連接作用。”
“人物上場,就開始敲鑼打鼓……”尤世軍也餓了,這年代,人們的腰包漸漸鼓起來,可是還是總感覺吃不飽。
“對,鑼鼓是根據“鑼鼓經”來演奏的。”任鳳坡道,“比如《急急風,就是表現上下場,配合人物的奔跑、戰斗、廝打等激烈動作的“鑼鼓經”。
要表現悠閑、緩慢的動作時就可以用《搖板長錘的“鑼鼓經”。”
嗯,唐秦最喜歡的京戲曲調就是《夜深沉,這原來是《霸王別姬中虞姬舞劍的音樂,后來經過加工成為一首剛勁有力、情緒激越的樂曲,經常獨立演奏,聽起來也比較容易。
“我明白了……”唐秦說著就站了起來,“我跟他們哥仨說說去,明天他們拍這一段準能拍好……”
劉備、關羽和張飛都還沒睡,哥仨住一個房間,說話倒也方便。
“孫老師,大陸,靖飛,喜歡京戲嗎?”
京戲?
孫彥軍搖搖頭,陸樹銘擺擺手,李靖飛就笑了,“俺也一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