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就古裝扮相而言,巔峰時期的鄭紹秋,在香江幾乎是獨一號、獨一檔的。 黃日華劍眉星目,身穿麻黃色古裝,正是扮演郭靖。 他出現后,還特意去拜見了‘金大俠’,可謂是給足了查先生面子。 劉嵩仁黑衣長發,滿臉的灑脫不羈,恰是在去年上映的《九月鷹飛》里,扮演過的葉開。 劉華弟和程玉蓮扮演著楊過與小龍女,聯袂出現,引起了一小波熱潮,同樣聚集在金鏞身前,呈眾星捧月之勢。 楊壽確實有心,提前將金鏞推上‘神壇’。 因為他實在太適合做‘活廣告’了! 金鏞的神話,本就屬于某種意義上的勢不可擋,那楊壽何不乘機而先做這第一筆投資。 往后那些有心想要取而代之的人,再望著的,就不是遙不可及的金鏞。 而是那個一手將金鏞捧上神壇的楊壽。 明星接連登場,有知名角色的自然好說,復刻角色便可。 沒有的也不打緊,臨時挑選一個形象,然后盡可能的爭奇斗艷便好。 幸好古裝現代化的概念,這個時代還不顯,否則就該看到白衣嘿絲小龍女,大熊肚兜李莫愁,高跟短裙鐘靈了。 美則美矣,韻味全失。 明星們對這場盛會的趨之若鶩,是可以想見的。 明星本來就是名利之產物。 這場盛會吸引了大量的眼球,若是能出彩,便能揚名,若是能結識某些商業大亨,便是獲利。 名利雙收···誰會不來? 就連周閏發這個當紅炸子雞,也竟然重新扮做令狐沖,出現在了會場之中,惹來不少的關注與眼球。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周閏發也是演過令狐沖的。 只是他確實也不太適合古裝扮相,所以沒有火而已。 有了這些明星的到場,整個主會場里,終于開始顯得多出幾分武俠氣息來。 以至于那些武俠名家們登船的時候,第一波的小熱潮,已經由盛轉衰。 說一句誅心之言。 沒有這些武俠名家到場,這場所謂的‘武林大會’,名不副實。 但如果沒有這些演繹過武俠角色的明星到場···誰管你們這群家伙在搞什么? 這也是這個年代了。 再往后推些年頭,都不用等到香江回歸。 香江自己就先搞出一套所謂的‘王不見王’‘主咖副咖’這些狗屁玩意。 強行的將演員,再從地位上,明明白白的分出個三六九等,而不再是憑本事吃飯。 以前雖然也功利、也娛樂、也資本,但多少還要臉。 一位香江老戲骨就說過,在過去的香江拍電影,講身價但是不講番位,只要演了,那就按照規矩給錢。 所以大家不撕番,沒有這個必要。 演好戲,出了名,有了口碑,自然就有戲拍,有錢賺。 主演、配角,沒有什么差別,都是演員,憑本事吃飯。 但只要番位與片酬開始直接掛鉤,這樣健康的生態也就全完了。 再也很難見到,一部影片,將各種巨星大咖集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