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當陽光灑滿了甲板,透過玻璃窗戶,照射進入一個個大小船艙的時候,第二天的喧鬧又開始了。 相比起第一天的集體開大會,第二天則是自行組合,進行熱烈的討論。 當然,相應的食物、酒水、寫作工具等等,都是敞開供應。 將鋪張、奢靡二字,表現(xiàn)到了極致。 也讓電視機前的觀眾們,對參加這樣的盛會,充滿了向往。 只恨自己無緣登船。 在特意引導,經(jīng)營出來的武俠風、江湖氣的氛圍里,船上的人們,也不自覺的開始進入到‘江湖中人’的視角。 局限的空間里,當大家都是一樣的表現(xiàn)時,有些原本看起來古怪,不常見的行為,也變得合情合理,再也沒有人覺得尷尬。 就像漫展,漫展里人們穿的多么奇葩、怪異,那都不會引來古怪的注視。 但如果實在地鐵站、火車站、飛機場這么穿,可能就被人視作怪胎了。 昨夜的比武,激發(fā)了很多人的靈感。 甚至是部分的普通觀眾、讀者,也萌發(fā)了創(chuàng)作的想法。 同時,一些比較好的想法,會通過電視臺的轉(zhuǎn)播,傳遞給千家萬戶。 為了增強互動性,電視臺也會同步進行一些有獎競猜,隨機抽取來電觀眾進行提問,如果答對了,就可以獲得各種獎勵。 其中價值最高的是一輛小汽車。 至于提問的問題,那當然是與武俠、電影、電視劇有關了。 出于‘私心’,兩家電視臺提出的問題,大多與自家電視臺的電視劇有關。 這一天,長生丹會的成員們,也同樣召開了一場小型的‘丹會’。 楊壽又拿出了五粒所謂的‘奪天丹’,分配給眾多的會員們商量著‘購買’,同時還有一斤藥粉作為福利分發(fā)。 這樣的‘回饋’,自然也讓嗷嗷待哺的香江富豪們,稍稍感到了滿意。 有一些人雖然還是沒有得到滿意的入手量,卻看到了希望。 畢竟楊壽派發(fā)丹藥的頻率不算慢。 算起來,接近每過大半年來一次。 至于混上船的島國、寶島、寒國富豪們,則在聽到風聲后眼紅不已。 求見楊壽不得,只能想方設法的嘗試,用溢價好幾倍的方式,去從得到了丹藥和藥粉的人手中換取。 然而這必然是不可能換到的。 從第一次丹會,到現(xiàn)在的第三次丹會,楊壽總共不過是拿出了十幾粒丹藥。 并且其中大半也已經(jīng)被消耗。 如此稀少的數(shù)量,那些香江富豪們又不缺錢,即便是溢價好幾倍,他們也絕不松口。 誰都不是傻子···哪怕是真打算出手,那也要等到價格再往上翻一翻,達到峰值再說。 比如,島國、寒國的哪家財閥掌門人,突然到了瀕死之時,那對這‘奪天丹’的渴望,也將達到一個難以用常理計算的程度。 到那個時候,再送上丹藥,能夠換取的利潤和價值,遠非尋常時可比。 人在健康活著的時候,還會衡量利弊,計較得失。 但死生之時,卻完全不同,理智早已崩斷,情感也進入了一個極度渴求存活的階段。 很多尋常老人年紀大了,病痛纏身只求速死,少受罪。 也并不是因為不怕死,而是知道死亡已無可避免,用這種不怕死的態(tài)度,來模湖自身內(nèi)心的恐懼而已。 無法直接購買到丹藥,各路富豪們便轉(zhuǎn)換了方向,開始求購入會名額。 老會員每五年有三個推薦名額的事情,很多富豪也是知道的。 只是依舊是撬不開門路。 老會員們的嘴都卡的很緊,即使楊壽有意開閘放水,增加新會員,也被老會員們‘勸住’。 如此鬧哄哄的,又過去了一天。 當天夜里,距離船隊大約三四十海里的地方,發(fā)生了小規(guī)模的武裝沖突。 一群聞風而來的‘海盜’,被包船王早就安排好的護衛(wèi)人員遠遠擊潰。 縱橫四海的包船王,如果手上沒有這樣過硬的隊伍,談什么將生意做到全世界? 要知道,他可是世界公認的七大船王之首。 只靠著船多、人手多、人面廣,可坐不到這個位置。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