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我回來了。” 當李相赫回來以后,他連這樣的話也沒說,就開始投入到訓練中。 其實到了他這個時候的中單,訓練的意義已經很小了。 不是每個人都是徐若光。 即使瘋狂訓練,對線方面的能力依舊在不斷下降,這是止不住的。 然而李相赫從不信命。 雖然訓練基本沒多少效果,他也依舊堅持著。 “現在我們的第一套體系已經磨煉的差不多了。” 明亮的會議室中,kkoma表情專注。 “這段時間大家打的都很難受,我也清楚這一點,但是想要奪冠只依靠一套體系是很難的。” “版本的變動,英雄的增強與削弱,這些都可能讓原本很好用的體系瞬間變的沒有一點作用,每年世界賽幾乎都會出現這種事。” “rookie,這段時間要求你換打法,原因就是這樣。” 他認真的開口道。 Rookie菜嗎? 肯定不菜,起碼不至于說每把都要成為讓徐若光帶著打的突破口。 那么為什么前段時間rookie打的不是很好? 因為本質上那是rookie在適應kkoma要求他的打法。 Rookie以往的打法是什么? 對線強勢,然后通過自己對線優勢去輻射隊友,中期以后化身二號打野瘋狂抓節奏。 玩到妖姬之類的刺客型英雄的時候,中期更是基本不怎么吃線。 二十分鐘出頭兩百多刀,三十分鐘出頭還是兩百多刀。 Rookie中期以后很容易莫名其妙的就不吃資源了。 然而,S11的中單,這個打法是很難的。 先不說由FPX中單Doinb帶起來的戰士中單潮流,就說目前版本流行或者說好用的中單。 要么就是卡牌巖雀這種純節奏的英雄,要么就是卡薩丁沙皇這種純后期的英雄。 而比較可惜的是,rookie對這幾個英雄的掌控度都稱不上特別好。 每個選手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rookie適合的就是刺客版本,在當前版本打法很難玩是事實。 哪怕他通過強力的對線能力維持住,在中期以后依舊發育莫名其妙的就開始落后,然后就沒用了。 Rookie很顯然也猜到了為什么kkoma讓他換打法,所以哪怕知道這段時間可能會因為表現不好被罵,但是他還是在非常努力的更新自己的打法。 在這種時候,發揮差也是理所應當的了。 再厲害的選手,在更換打法的時候都會不適應。 “Faker現在想要玩大核的話很難,因為他現在無法承受過于嚴苛的訓練,所以我們的希望只有你。rookie。” “我現在準備了兩套體系,第一套是圍繞徐若光與下路的,中路拿支援中單,中野一起做事,輻射上下兩個半區。” kkoma沉聲道, “這套將會是我們世界賽表面上主打的體系,而另一套則是中單大核,上野聯動起節奏,拖雙C發育的體系,” “利用上野前期強勢,幫助中下雙C拖到發力期。” kkoma從來不喜歡賣什么關子,實際上到了S11以后戰術本身就已經被完善到了一個程度了。 比拼的無非是對體系的掌握程度。 誰的失誤少,誰的抓機會能力強。 誰就強。 “有什么疑問么?” “教練,我需要游走嗎?” ON舉手。 “需要!而且不是一般的需要。” kkoma認真的點頭, “無論哪一套體系,你在前期一定不能一直待在下路,這樣也可以分散注意力。” “野輔需要強勢起來。” ON點頭。 懂了。 現在的他,已經越打越舒服了。 不需要關注指揮,只需要做好對線與視野。 這對ON來說并不難。 “好,解散。” kkoma又等待了一會兒,見到沒人再提出問題,于是便宣布解散。 緊鑼密鼓的季后賽訓練,開始了。 別看前段時間中下野輔好像發揮有點問題,那是體系的打法問題,并不是說個人實力的問題。 改變總是伴隨著陣痛的。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伱讓S8的RNG這樣的四保一隊伍去打上中野,他打的明白嗎? 哪怕打四保一的RNG是頂級強隊,陡然換打法以后連LGD都不一定打得過。 IG之前的情況與他們幾乎一樣。 如果不是徐若光一個人硬生生打出了幾乎可以稱為神一般的表現,此刻的IG恐怕要從季后賽第一輪或者第二輪開始打起。 然而上單的兇猛并不是IG裝逼的資本。 想要取得更強的實力,或者說贏下原本輸掉的對手比如EDG,那就一定得換打法。 而到了季后賽以后,隨著李相赫這個另一套體系的核心選手歸來,IG立刻就不一樣了。 原本最困難的底子,已經打好了。 “這IG怎么突然打的這么嚴謹了?” 這是所有季后賽跟IG打過訓練賽以后的戰隊們的感想。 如果說常規賽的IG打的亂糟糟的,完全像個無頭蒼蠅一樣。 那么此刻季后賽,清晰了體系的IG打的就無比合理, 也真正的展現出了一支頂級戰隊該有的水準與運營模式。 在李相赫登場的時候,IG會利用中野輔的游走瘋狂的抓機會。 而在rookie登場的時候,IG會給上野選到能起節奏的英雄,通過徐若光出色的個人能力拖出rookie與阿P的發育時間。 經過一個常規賽,阿P現在的英雄池沒有了任何問題。 阿P清楚自己是從中單轉的AD,所以他的打法更多的學習的是bang。 想要打出跟imp或者viper那樣的對線壓制力,對阿P來說有點難。 但是慶幸的是,IG也不需要阿P有多少壓制力。 對線穩住,團戰打足輸出就夠了。 而對本身就是中單的阿P來說,輔助去游走? 無所謂的,哥們本來就是打的中單。 他沒有必須把輔助捆綁在下路的意愿。 那段痛苦的時期,對IG來說,已經磨礪出來了他們最想磨礪出的東西。 隨著最后一枚拼圖的回歸,前段時間的忍辱負重,變成了這段時間豐盛的果實。 Rookie這段時間的進步大的有些嚇人。 因為經常十幾分鐘隊伍就劣勢,想要贏rookie就必須瘋狂吃資源,要不然發育跟不上。 我他媽吃吃吃吃吃! 在這種情況下,中期以后rookie不吃資源的問題也解決了。 前十五分鐘。他還是rookie。 后面的時間,他是小Doinb。 “前段時間真是辛苦你了,唉,我應該今年打完了再去治療的。” 又結束一把訓練賽,IG從頭到尾展現出窒息般的節奏與運營,風卷殘云一般拿下了對手。 李相赫松了松手腕,對著旁邊的徐若光道。 眼中有些愧疚。 “這有啥辛苦的?你想贏我就不想?” 徐若光樂了, “手有傷就得治,你是覺得哥不能帶你進季后賽嗎?” 李相赫不知道說什么,只能認認真真的繼續訓練。 今年的LPL季后賽風起云涌。 已經是毋庸置疑的老牌強隊EDG依舊強勢。新生代的BLG與一直在一流戰隊水平上的JDG也不甘示弱。 除此之外,WBG跟RNG也是不容小覷。 WBG這邊,因為Theshy的加入,雖然同樣有些轉型期的陣痛,但是與IG的情況卻是恰恰相反。 IG這邊是rookie適應新IG的打法。 而WBG那邊,是原本的老SN的人適應Theshy的打法。 之所以會如此,實際上是因為現在WBG的教練叉燒對Theshy某些時候沒有紀律性的打法找不到很好的解決辦法。 Theshy強嗎?當然強。 S11的Theshy遠遠談不上入土。 問題是Theshy是一把雙刃劍,想要用好這個頂級的進攻上單是很難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