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話音剛落。 右都御史李遷安邁步而出,躬身行禮后,大聲道:“臣有本要奏!” 女帝清冷的聲音響起。 “準?!? “德正二十四年,錦陽湖水災,工部花費二十萬兩修筑堤壩,工期兩年,說是可保錦陽湖十年無災無患。 如今不過是第六個年頭,一場大雨,竟讓錦陽湖水壩多處出現了裂痕! 臣雖沒有工部任職的經驗,卻也知道千里之堤,毀于蟻穴,裂痕便意味著毀堤,花費如此多銀子修筑的堤壩,連十年都沒撐到…… 臣以為,這里面必定有人偷工減料,中飽私囊!” 說到這。 右都御史李遷安已是極為憤怒,深深拜下,大聲道: “臣懇請陛下,嚴懲當年修筑堤壩之人!” 話音落下。 奉天殿內沉寂了一秒。 緊接著便見工部侍郎趙子正站了出來,大聲道: “臣當年也參與了修筑堤壩,臣可以向陛下保證,戶部撥下的二十萬兩銀子,每一兩都用在了堤壩上!絕對沒有偷工減料,更無人中飽私囊!” 李遷安瞪向趙子正,怒道:“既然如此,為何才六年,那錦陽湖水壩就已經出現裂痕!” 趙子正道:“每到汛期,錦陽湖的水勢就會變得異常湍急,在此之前,堤壩三年未曾修葺,便有毀堤的危險,如今能支撐六年已是極為不易!” 李遷安怒道:“一派胡言!當年你們可是信誓旦旦說能支撐十年,本官記得清清楚楚!” 趙子正看了他一眼,沒有正面回答,只是淡淡道:“若是工部上下真要借修筑堤壩中飽私囊,那錦陽湖水壩就不會支撐六年,最多兩年就會出現裂痕!” 李遷安冷哼一聲,道:“兩年修筑一次堤壩,你們也要有這個膽子!” 趙子正回道: “如此看來,李大人確實對修筑堤壩一無所知,兩年一次,又有何怪哉? 吳國的長洞湖堤壩每隔一年就要修葺一次,北太湖堤壩,每隔半年就要修葺一次,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本官就不一一贅述。 李大人就算不懂,上奏前也該多翻一翻古書的記錄,若是查了,便知道,修筑一次堤壩,能維持六年安然無恙,是何等的不易!” “你!” 李遷安被懟的無話可說,伸出手指向趙子正,怒道: “是你們說能維持十年!” 趙子正不冷不淡道:“那只是一般情況下,水勢非我等能夠控制,誰知道哪一年的情況好,哪一年的情況差,汛期長,水勢猛,都可能對堤壩造成預期之外的損害,十年只是虛數,長了,短了,都很正常?!? 這下子,李遷安是真的無話可說了,站在原地,瞪著眼睛,一言不發。 都察院的御史有風聞奏事的權力,只要提出的質疑還算合理,即便錯了,也不會受到處罰,因此他也沒有緊咬這個問題不放,只是站著。 龍椅上。 武明空見狀,用冰冷的聲音道: “限工部一月內,修葺錦陽湖水壩,汛期將至,若有水患,嚴懲不貸!” 趙子正聽見這話,端正的站好,行了一禮。 “臣遵旨!” 話音落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