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話音剛落。 另一名書生緊接著道:“新皇推行新政,不敢動士紳豪強的田畝,也不敢動宗室勛貴的歲俸,盡是可著百姓折騰! 又是青苗法,又是募役法,最近聽說又要弄什么農田水利法! 強逼百姓修建水利,百姓又是出錢,又是出力,到頭來修好的水渠,開墾好的荒地,全都落到了士紳豪強的手里,你說!找誰說理去!” “還有那青苗法,說什么由官府貸糧,能減輕百姓的負擔,實際上呢? 朝廷規定的二分利息,到了地方,官府各種巧立名目,抬高利息,竟是比原先士紳貸出的利息還要高! 若是如此也就罷了,百姓向士紳貸糧,最起碼是你情我愿,覺得利息高了,難以承受,大不了就不貸了。 而這青苗法實施后,地方官府為了完成朝廷的任務,竟是強迫百姓貸糧,逼的多少百姓妻離子散!” “還有......” 被抓進詔獄的幾乎都是已經放棄科舉的窮酸書生。 本身就屬于窮苦百姓的一員,對民間疾苦自然有著很深的感觸。 又因讀過一些書,識得一些字,對貧苦背后的原因又有自己的理解。 數落起新政的不是,一句接著一句,說得有理有據,令人信服。 王志看著面前滔滔不絕的書生們,無須的臉漲得通紅,一時間竟無言以對。 作為東廠的提督,新政實施后產生的弊端,他比這些窮酸書生更加清楚。 正因如此。 他才覺得惱怒。 圣上的新政若是能實施到位,一定能減輕百姓的壓力,增加國庫的收入! 可問題是...... 新政很好,到了地方卻變了個樣子。 官紳勾結,曲解新政,變本加厲的搜刮民脂民膏,出了問題就把鍋甩給圣上,圣上又能拿他們怎么辦呢? 大周畢竟是“與士大夫治天下,非與百姓治天下”啊! 眼見書生們越說越激動,越說越憤怒。 王志再也無法坐視不理,提高聲調,轉移話題,罵道: “你們這些狗東西!說這么多,無非就是想著為趙富開脫!” “虧你們還自稱讀書人,竟為了三百兩銀子,對一名東廠百戶,你們口中的鷹犬極盡諂媚!惡心!下賤!呸!” 此話一出。 整個詔獄忽然安靜了下來。 書生們一臉茫然,問道: “什么三百兩銀子?” 一旁。 趙百戶聽見這話,心中升起前所未有的羞愧。 臉漲得通紅,低著頭,腳趾扣地,恨不得找個老鼠洞鉆進去。 王志見狀,立刻意識到了什么,勐地轉頭看向趙富,質問道: “你把陛下賞賜的銀子全都吞了?” 趙百戶低著頭,想要辯駁,卻實在開不了口,沉默了半晌,方才道: “卑,卑職還給他們留了三十兩銀子......” “三十兩銀子!” 王志瞪大雙眼,呼吸急促,竟是感覺喘不過氣來。 圣上賞賜一千兩銀子,到了書生手里,竟然只剩下了三十兩! 這還是在東廠,在他的眼皮子底下! 要是把這件事交給晉陽府衙門來辦,一千兩銀子,到書生的手里,怕是只能剩下三兩! 從何時開始,朝廷上下竟像乾國一樣腐爛了?! “你!你們!” 王志用顫抖的手,指向趙富和常成仁,氣得說不出話。 一旁。 書生們見狀,全都明白了。 原來陛下給他們的賞賜是三百兩,不是三十兩。 那二百七十兩,被眼前的趙百戶私吞了! “怪不得趙百戶每次出現,都急匆匆的離開,原來是心里有鬼......” 想到這。 書生們全都抬眸望向趙富,目光復雜,不知該說些什么。 此刻,趙富低著頭,也能感受到一道道失望的目光,匯聚在自己的身上。 回想起剛才這些書生對他百般維護。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