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周國,燕北府。 駐扎在郊外的衛(wèi)所,營帳中。 指揮使趙宣風(fēng),以及三名副指揮使圍坐在火爐旁,一邊喝著小酒,一邊閑聊。 “聽說最近圣上又罷免了幾位反對新政的知府,咱們燕北府的劉知府也在其中。” “哎......這新政到底有什么好,讓陛下寧可得罪天下人,也要一意孤行。” “聽說,施行新政后,屬于軍戶的田也要重新清丈,按照方田均稅,攤丁入畝的法子繳納田賦......” 指揮使趙宣風(fēng)目光嘆了口氣,悠悠的道:“這倒還好,無非就是多交一些田賦,問題是有人說,陛下要把清丈后的田畝收歸朝廷,再重新分配。” 其余幾名副指揮使聽見這話,皆是大吃一驚,望向趙宣風(fēng),問道: “還有這種事?” 趙宣風(fēng)嘆息道:“只是傳聞,傳聞罷了。” 一名身材魁梧的副指揮使一拍桌子,怒道:“老子的每一畝田,都是真金白銀買的!皇帝說要收回去就收回去,天底下哪有這樣的道理!” 另一名精壯的副指揮使表情同樣憤怒,附和道:“就是!這和土匪有什么區(qū)別!” 身材魁梧的副指揮使看了他一眼,目光閃爍了一下,隨即拍著桌子,怒道:“皇帝要是敢動老子的田,老子就敢造反!腦袋砍了碗大個疤!總比辛辛苦苦攢下的基業(yè)沒了強!” 此話一出。 整個營帳陷入了一片寂靜。 無論是指揮使,還是三名副指揮使,全都陷入了沉默。 表情無喜無悲,不知在想些什么。 就在此時。 營帳外傳來了一陣腳步聲。 緊接著,有士卒的聲音響起。 “諸位大人,燕北知府劉大人來了!” 幾名指揮使互相對視了一眼,都能從彼此的眼眸中看出詫異之色。 “他怎么來了!” 趙宣風(fēng)面露猶豫,沉默了一息,澹澹道:“讓他進來。” 按照周國朝廷的品級。 知府是正四品。 指揮使是正三品。 雖說兩者在地位和權(quán)力上相差無幾,但指揮使在品級上卻整整高了一級,讓知府進見,并無不妥。 “是,大人!” 片刻后。 一襲麒麟官袍的燕北知府來到了營帳。 這是一名身材清瘦的中年男人,看著賊眉鼠眼,有那么一些猥瑣。 “趙大人!” 燕北知府端正的站好,沖著趙宣風(fēng)行了一禮。 趙宣風(fēng)坐在椅子上,看著面前的中年男人,眉頭微微皺起,道: “劉大人不是已經(jīng)被陛下革職查辦,為何還能穿著這一身官袍來見本官。” 燕北知府看著趙宣風(fēng),正色道: “本官被革職查辦,乃是有奸賊在其中作祟……前段時間,陛下要將燕北府作為試點,推行新政,限本官兩個月內(nèi)清丈土地,劃分良田,攤丁入畝...... 但在本官看來,這些舉措非但不能減輕百姓的負擔(dān),反而會引得民心生變,因而直言進諫,勸陛下放棄新政。 卻沒想到,一番肺腑之言,竟遭到朝中奸臣攻訐......” 話還沒說完,就被趙宣風(fēng)打斷: “本官不關(guān)心你為何被革職查辦,你只要說,你來本官這里做什么。” 燕北知府猶豫了一下,緩緩道:“本官來此是想問一問趙大人,可知道這新政中有一項乃是針對衛(wèi)所的田畝。” 趙宣風(fēng)眼睛微微瞇起,道:“你說。” 燕北知府緩緩道: “衛(wèi)所的田畝,和百姓的田畝一樣,要交由官府清丈,清丈結(jié)束后,登記在冊,呈給朝廷。 田有多少,在誰的名下,良田還是荒田,皆記的清清楚楚,趙大人覺得,朝廷要這些,有何用?” 還能有何用,無非是為將來收回去做準備。 此話一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