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轉眼間,已是四月。 劍南道北邊的景安府迎來了一場春雨。 如毛的細雨從天上灑下,落在白起的身上。 他筆直的站在原地,深邃的眸子望向遠方的城墻,整個人如同一座凋塑,一動不動。 一旁。 一名偏將嘆了口氣,沉聲道:“看來單新是打算死守景安府了。” 單新是周國的鎮南將軍,被周皇任命為二十萬大軍的主將,領兵平叛。 另一名偏將不忿的罵道:“坐擁二十萬大軍,還打的如此保守,真是個孬種。” 話音落下。 眾人陷入沉默。 他們嘴上不說,但心里全都明白。 就目前的局勢而言,單新的做法恰恰最令人頭疼。 坐擁二十萬大軍,固守擁有高墻的景安府城。 又在城內囤積物資,建造能夠威脅到火炮的投石車。 別說白起手下只有五萬人,就算有五十萬人,短時間內也攻不下來。 景安府是連接劍南道與劍北道的咽喉,攻不下就意味著無法繼續前進,白起率領的軍隊就被拖在了這里。 如果只是這樣,倒也不是不能接受。 畢竟,攻下周國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 休整一段時間,慢慢經營劍南道,將這場戰爭拖入僵持。 最先著急的一定是周皇! 問題是,根據第一莊的情報,周皇不久前派出了使臣游說燕皇。 若是燕皇同意出兵,白起和他手下的五萬人就會在沒有防御工事的情況下,陷入腹背受敵的境地! 后果不堪設想! 因此,目前來說,擺在白起面前的只有兩個選擇。 一是率領大軍退回劍南道,固守城池,等對方來攻。 二是留下一部分人,利用武器的優勢,牽制單新的二十萬大軍。 白起率領另一部分人,繞過景安府,繼續攻城掠地。 毫無疑問,第二種選擇風險極大。 先不說劍北道各州府已經開始堅壁清野,分兵的情況下很難攻下城池。 就說單新的手下足足有二十萬士卒! 就算他們戰斗意志再弱,發現城外的敵軍少了,照樣會出城試探。 白起要是只留下一兩萬人,不一定牽扯得住他們。 要是留下三四萬人,剩下的軍隊,又不足以攻城掠地。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燕國的軍隊一旦牽扯進來,白起必敗無疑。 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對白起而言,退回劍南道都是最佳選擇。 不過。 這些將領跟在白起的身邊,很早之前就發現:白將軍領兵打仗,不同于常人,經常會做出一些意料之外的決定,并且能取得很好的戰果。 因此,他們并沒有認為退回劍南道就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全都看著站在最前方的那道筆直的背影,心里猜測,白將軍究竟會如何做。 時間一分一秒流逝。 細雨漸漸停下,一縷陽光穿透烏云,照射在白起的肩膀上。 與此同時,低沉的聲音緩緩響起,只有兩個字。 “撤兵。” 將領們聽見白起的命令,微微一怔,心道這一次白將軍怎么循規蹈矩起來。 轉念一想,又覺得情理之中,畢竟單新坐擁二十萬大軍,還龜縮在高墻后,他們除了撤兵,也沒有別的選擇,于是拱手行禮: “是!將軍!” 景安城衙門里。 一名士卒邁著急促的步伐,趕到一名中年男人的面前,略顯激動的道:“將軍!白起退兵了!” 中年男人穿著一襲官袍,站在桌邊,提筆作畫,聽見士卒的匯報,臉上的表情沒有絲毫變化,手上的動作也沒停下,只是澹澹的道:“知道了。” 士卒見狀,心道不愧是單將軍,勝不驕敗不餒,這樣的養氣功夫,給他十年也學不會。 單新提筆蘸墨,瞥了一眼士卒,面無表情,不冷不澹道:“還有事?” 士卒忙不迭道:“幾位將軍想問,是否趁著敵軍撤兵,出城襲擾。” 單新澹澹道:“不必。” 說完,拿著毛筆,繼續作畫。 寥寥數筆,勾勒出一副絕美的山水畫卷。 士卒見狀,張了張嘴,還想說些什么。 單新卻是放下筆,語氣漸冷。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