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嗯。” 方修應了一聲,接過信件,打開瀏覽。 第一封信件是從長安送來的。 不出意外是女帝的親筆書信,內(nèi)容不多,主要是表達對他的關(guān)切。 雖然沒有華麗的辭藻,但隔著信件,都能體會小女帝寫這封信時的真情實感,字字句句,皆是發(fā)自肺腑。 除了關(guān)切,還有就是簡單的描述了長安這段時間發(fā)生的事。 從兵部侍郎隋遠意圖與燕、周求和,到她一怒之下,問斬國公,再到后來的國子監(jiān)祭酒程正道,抨擊朝廷,以及最后的燕國細作散布謠言...... 言語之間,倒是有點兒向他炫耀的意思。 “看,你不在京師,朕一樣能穩(wěn)住局面!”。 小孩子向父母炫耀自己取得的一些成就,大概也是如此。 方修看了,眉目間不由的露出一抹笑意,心里想著,自己不在長安,倒確實讓小女帝長進了不少。 繼續(xù)往下看。 緊接著就是詢問他什么時候回京。 前面講了這么多,都是為了讓最后一句話顯得不那么突兀。 整篇信件,句句沒有提到思念,句句卻又都是思念。 方修才離開長安兩個月,對小女帝而言,卻好像度過了如此漫長的一段歲月。 看到最后。 方修不由的在心里嘆了口氣。 在長安的時候沒什么感覺,到了雍州,時間長了,他倒是也有點兒想念起了小女帝。 只是。 眼下燕國的大軍還駐扎在邊關(guān),顯然是打算隔岸觀火,伺機而動。 這個時候撤回京師,并不是最佳選擇。 當然。 經(jīng)此一戰(zhàn),新招募的士卒的一顆心算是穩(wěn)了。 整個乾國,從雍州到青州再到長安,各級的官吏以及百姓,對于抵擋燕國,也有了充足的信心。 只要能夠覓得一名良將,接替方修,坐鎮(zhèn)雍州。 方修立刻回京,也沒什么影響。 思索了片刻。 方修提筆回信。 大概的意思,燕軍剛退,這個時候班師回京,并不穩(wěn)妥。 等白起那邊穩(wěn)定下來,讓戚繼光入雍州,接手臥川府,他再回京。 “將這封信送到宮里。” 方修將信折好,遞給影衛(wèi),吩咐了幾句,緊接著打開了第二封信。 只看了一會,他的眸子就迸發(fā)出銳利的光芒。 “老子剛擊退燕軍,你們就想著談判,天底下哪有這么好的事情!” 方修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沒有絲毫猶豫,就提筆回信。 “告訴周國的使者,只要周皇將皇位禪讓于李邀月,封本相為攝政王,掌管一切朝政,并且同意朝廷在周國駐扎軍隊,本相就同意停戰(zhàn)!” 寫完以后,交給影衛(wèi),吩咐道: “這封信送往信義城,交給白起。” “是,方相!” 影衛(wèi)躬身行了一禮,轉(zhuǎn)身離開。 他出門以后。 天空忽然烏云密布。 毫無征兆,沉悶的雷聲自南邊傳來。 緊接著,一道閃電劃破天際,發(fā)出巨大的轟鳴,豆大般的雨點驟然落了下來。 狂風四起! 臺上,幾名小娘子收了賞銀,唱的越發(fā)賣力。 方修卻是無心欣賞,走到窗邊,看著街道上急匆匆而過的士卒們,眸子里的精光一閃即逝。 吳國與越國的戰(zhàn)事剛剛結(jié)束,短時間內(nèi)壓根抽不出身,支援周國。 燕國的三十萬大軍,剛被自己擊退,短時間內(nèi)也不可能再次摻和進來。 對大乾而言,這是一次難得的擴張的機會。 即便最后吞并不了整個周國,也要盡可能的多吃多占。 想要在這個時候議和。 呵! 癡心妄想! ............ 翌日。 信義城。 白起收到了方修的回信,看到上面的內(nèi)容后。 他的眸子里迸發(fā)出一道銳利的光芒。 周皇退位。 方相為攝政王。 除此之外,還允許朝廷在周國各道各府駐扎軍隊。 毫無疑問,這樣的條件就是擺明了態(tài)度,三個字——不議和! 方相已經(jīng)表明了態(tài)度。 接下來就該他來傳達態(tài)度了。 白起收好了信件,看向一旁的副將,吩咐道:“讓周國的使者入城見本將軍。” 副將拱手行禮:“是,將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