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謝千沒有絲毫猶豫,斬釘截鐵道:「這樣的條件,我大周絕不可能答應!乾國既然要戰,那就一戰到底!」 說到這,他發出一聲冷哼,不愿多留,轉身就要離開。 就在此時。 白起突然開口:「謝閣老留步!」 話音落下。 謝千停住了腳步,轉頭望向白起,眉頭上挑,略帶不屑道:「白將軍這是打算圖窮匕見,強行留下老夫?」 「兩軍交戰不斬來使,謝閣老盡管放心,就算談判不成,本將軍也會讓謝閣老安然無恙的返回嶺北。」 聽見這話,謝千的神色緩和了一些,冷冷道:「既然如此,告辭!」 說完,邁步往外走去。 白起見狀,再次開口:「謝閣老可曾想過,一年前,周國國力強盛,遠勝我大乾,為何短短一年時間,便淪落到如今這般田地?」 這個問題顯然擊中了謝千內心的痛處。 他停下腳步,轉過身看向白起,冷冷道: 「自然是有小人作祟!」 「挑撥離間,收買女干佞,煽風點火,什么下作的手段,都能用的出來,實在教人不恥!」 毫無疑問,這番話說的就是乾國丞相方修。 戰事進行到現在這個階段。 就算東廠的人都是廢物,也大概摸清了乾國膽敢大舉入侵的依仗。 當初高舉「清君側,除女干佞」的那幫地方官吏,有相當一部分被乾國丞相收買?!?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 以新政為理由,掀起動亂,削弱朝廷的實力,分散陛下的注意力,給乾國留下可乘之機! 若是沒有這些被收買的叛徒,乾人又怎么可能一路長驅直入,攻克嶺南道,直逼京師? 「謝閣老此言差矣,諸國的朝廷,哪個沒有許多的蛀蟲?為何單單周國衰落的如此迅速?究其根本,乃是周國的新君昏庸無能!」 白起也不惱怒,一臉認真的回答。 謝千和幾名虎賁軍侍衛聽見這話,皆是陷入沉默。 毫無疑問,白起這番話是對周皇的侮辱。 但是。 謝千和侍衛們竟是生出幾分認同。 在謝千看來,以周國的實力,皇帝不需要做出什么功績,只要按照朝廷的規章制度辦事,將政務交給內閣,天下便能太平。 偏偏周皇剛一登基,就提拔魏東征入閣,推行新政。 簡直就是胡作非為! 若是沒有魏東征,沒有新政。 也沒有新君胡亂摻和朝政。 內閣票擬,司禮監批紅,朝廷何以淪落到這般地步? 縱然皇帝推行新政的目的是為了讓百姓安居樂業。 可是,將事情辦砸到這般地步,也難免讓人覺得,昏聵無能! 見謝千不說話。 白起的臉上露出一抹笑意,道:「謝閣老沒有否認,想來也是認可本將軍這番話。」 謝千聽見這話,微微一怔,隨后似乎意識到了什么,忙不迭的皺起眉頭,沒好氣道:「你莫要血口噴人!」 白起擺擺手道:「本將軍方才說了,謝閣老親自來談判,是帶著誠意,本將軍也是帶著誠意!」 說著,從懷里取出一封信件,遞給謝千,悠悠道: 「這封信件,乃是我大乾丞相八百里加急送來的,一字未改,請謝閣老過目?!? 謝千看著他手里的那封信件,面露猶豫,并沒有伸手。 白起見狀,開口道: 「謝閣老若是不愿看,本將軍就講一講這封信的內容。 簡而言之便是方相承諾,周皇禪位以后,除了問罪魏東征外,其余百官一切照舊,內閣首輔仍舊由謝閣老擔任,票擬仍舊是內閣來辦,只是批紅的權力由原先的司禮監,移交給攝政王。 除此之外,方相承諾,周國仍舊是周國,周皇仍舊是周皇,無非是皇帝的位置,交給周國的長公主殿下來坐,謝閣老不用擔心會有改朝換代,更不用擔心會淪為亡國之君,背負罵名。 再者,長公主殿下登基后,方相作為長公主殿下的夫君,加封為王,無論是從法理,還是從情理,都無可指摘! 所謂攝政王,不過只是一個名頭,若是謝閣老怕遭到百官唾棄,這攝政二字還可以商榷......」 說到這,見謝千沒有拂袖而去。 白起回到桌旁,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潤潤喉嚨,方才繼續道: 「至于駐扎軍隊,也可換個名頭,若是本將軍沒有記錯,周國立國之初,藩王允許有自己的私兵,只是后來這一條規矩被廢除?!?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 既然有先例,那方相作為攝政王,自然也可有自己的私兵,方相乃是乾人,選用乾人做自己的私兵,合情合理。 除了這些,謝閣老和百官應當還會擔心一件事情,就是魏東征推行的新政...... 方相明確表示,除了劍南道、劍北道、嶺南道三道之地,田地已經分給百姓,其余各道各府,仍舊祖訓周國祖制,田地該是誰的,仍舊是誰的,不會再有變動?!? 話音落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