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額要跟著額爺,額不跟別人走。” 小阿寧抬起黝黑的小臉,眼巴巴的看著白發老頭,抱著他,大哭起來。 老人看著嚎啕大哭的小阿寧,心里嘆了口氣。 其實他很清楚,小阿寧打生下來就一直跟著他,哪是那么容易就能分開的。 就算小阿寧想走,他也舍不得。 但是。 跟錢永他們進城,對他來說,又不是一個好的歸處。 他一輩子守著田,到了城里,什么規矩都不懂,什么事都不知道,怎么照顧好孫女。 而且,到了城里就是寄人籬下,未來能不能回來還是個問題。 他年紀不小了,還想著落葉歸根。 最重要的是,他明白,眼前這四名少年非富即貴,他們和小阿寧的兄妹情是建立在一起過苦日子的基礎上的,說到底這份感情也只是這兩三個月的結果,到了城里又能維持多久? 老人還在糾結,錢永的聲音再次響起。 “阿寧,回長安以后,哥送你去讀書,將來能掙很多銀子,給你爺買好多白面。 就算將來你想回李集村,那也是讀書人,跟村口的二蛋他們也不一樣,他們得守著這片田過一輩子,永遠種地,永遠做農戶。” 小阿寧哭的眼睛都腫了,鼻涕和眼淚混在一起,大聲道:“額就要一直守著額爺,一直種地!” 老人聽見這話,看了看錢永,又看了看小阿寧,在心里嘆了口氣,緩緩道:“阿寧,去收拾收拾,跟你永哥走。” “額不要!” 小阿寧抱著老人,一邊哭,一邊喊。 老人心疼的看著她,伸出粗糙的大手,輕撫她的小腦袋,用平和的語氣道:“去收拾吧,爺跟你一起去。” 小阿寧聽見這話,哭了一會才反應過來發生了什么,抬頭看向自己的爺爺。 “去吧。”老人沒有多說,擺了擺手。 “還不去收拾行李,是想一個人留在這里嗎?” 錢永臉上帶著笑容,看著小阿寧,說道。 “不要!額去收拾!” 小阿寧抹了抹眼淚,一邊啜泣,一邊小跑進屋,收拾行李去了。 其余三名少年見到這一幕,看向錢永的眼神里多了一抹敬佩。 不得不說,同樣是出來歷練,錢永的長進要比他們多的多。 看問題的眼光也是不同。 他們想著把小阿寧和爺爺接進城,都是曉之以情,動之以理,殊不知這樣做對一個行將就木的老人而言,壓根沒什么意義。 真想讓他倆進城,關鍵還是在小阿寧的身上。 老人年紀大了,想著落葉歸根,不愿離開故土,這是人之常情。 但是小阿寧年紀還小,只要老人心里還裝著自己的孫女,為了小阿寧能過上好日子,無論如何,他最終總會做出妥協。 明明很簡單的道理,他們卻沒想明白。 還好在最后的時候,錢永站了出來,要不然今天還真帶不走小阿寧爺孫倆。 “永哥,厲害啊!” 孫超看向錢永,由衷的稱贊道。 錢永只是笑了笑,沒有說話。 四名少年在一起生活的時間加在一起不到三個月。 但是,在這三個月里,他們同吃同住同受苦,所建立起的友誼,遠超往常的那些狐朋狗友。 尤其是一起經歷了被關押在地牢,走投無路的困境,他們已經能夠完全信任彼此。 因為他們知道,即便是面臨帶刀的捕快,對方也不會出賣彼此。 時間流逝,轉眼間就是半個時辰后。 小阿寧將所有能帶的東西,全都整理在了一起。 她也知道,這一次進城,可能很長一段時間都回不來了。 所以就連一些破舊的鍋碗瓢盆都拿了出來。 孫超看著一些好似破爛的物件,很想說“到了長安,這些東西早晚是要扔掉的,帶了也沒意義,不如就放在這里”。 但是,話還沒說出口,就被錢永制止。 因為他知道,相較于使用,這些東西更多是承載了小阿寧對童年以及這個家的記憶,拿著就拿著吧。 雖說東西都是他們搬,但是已經干了兩三個月的體力活,也不差這一會。 “把東西扛著!咱們回長安!” 錢永將鍋碗瓢盆用麻繩捆住,扛在肩上,吆喝一聲,走在了前面。 另外三名少年見狀,有樣學樣,跟了上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