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儒法合流-《陳勝的人生推演》
第(2/3)頁
尸佼的臉上滿是狂喜。
“哈哈哈。我雜家當興焉。”
尸佼邊笑邊看,隨著陳勝的書寫臉上的笑容越盛。
“此子可傳我雜家。”
看到后面尸佼已經明白了陳勝的思想到底是什么。
“大一統思想為根基,日批法骨,道家調和,兵家手段,這不就是儒家內圣外王之道的雜家化嗎。”
尸佼連連大笑。
“真不知道他還有什么主張,這只是初步構架了雜家理想大道的框架,里面的血肉經絡,怎么填充呢?”
他的眼中光芒閃動,他已經有些癡狂,未來這一日他等了已經有一百多年,當年他看中了商君,可惜后來投了法家,后來又看中了呂不韋,可是始終沒有將雜家發揚光大。
他就好像在黑夜里面尋找光明的人,照亮許久,心中都沒有了期望,卻看到了一絲光亮。
同時在皇極天一處的呂不韋也有所感應。
“這倒是一條不錯的思路,可惜是個齊人。”
他一聲嘆息。
這樣的雜家之道固然是雜家學派之大幸,卻是秦國之大不幸。
他這個已經失去了權利的秦國相邦,該何去何從?
一時間有些恍忽。
而在理想山之外的眾圣臉上卻是一片凝重。
雖然理想山有各種的防護設施,但是對于圣者來說,觀甲兵學子的答卷還是可以的。
原本在四處查看的諸圣,目光漸漸都被陳勝吸引。
不論是安期生新寫的老莊之道,還是申寫的詩經之道,都不再吸引諸圣的眼睛。
這二位志氣九尺之上的人杰他們所寫的文章并不差,對諸子學說也寫的極好。
可惜卻沒有跳出樊籠,另辟蹊徑,不過是在前人的圈子里打轉。
但是陳勝這文章可不一般,許多人都看出了他的野心。
不過諸圣雖然看重,卻也不會有太多的忌諱。
前面已經有一個董仲舒了,有這樣的大人物,震驚天下,再看陳勝的文章頓時就沒了那么多的心思。
而且對方只是一個學子,比之董仲舒這樣能改變天下未來氣運的人物,相差太多。
“這應該是受昨夜董子大賢的影響,齊根本之理大一統,就可以看出來。不過此子倒是有些智慧,就這一篇,明本山他都能得到不少的氣運。”
“嗯,大一統思想運用到雜家,此子確實有些機敏,只是我更看重的是他對諸子的選擇。”
“儒皮法骨,內圣外王。”
“這是一條可行之路嗎?”
一位圣者發出了自己的思考。
許多圣者眼中都發出光芒。
儒皮法骨,這是為他們重新開辟了一個新的方向。
既然可以儒皮法骨,那也可以道皮法骨,或者道皮墨骨。
只要敢想什么都有可能。
在場的諸圣,瞬間就聯想很多,他們可不是什么蠢貨,對他們來說,只要開出一個頭,剩下你的就簡單了。
一瞬間,所有的議論都沒有,只有各種意志的交流。
…
隨著陳的書寫,他的隔間之上,此時已經青光四溢。
無論是之前過去的學子,還是剛剛過來的學子,他們都發現了這里的異常。
“這是理想合道。”
有見識的學子也很快想到了是什么原因。
這是書寫的大道與理與學派的理想大道產生了契合。
“果然是志氣九尺之上的人物,就是不一般。”
有人感慨在,甚至道心也被影響。
而上面的安期生看到這個情況,心中則是萬分欣喜。
“看來昨天我做的真不錯。”
申看了看,繼續書寫毫不動容。
當陳勝最后一個字書寫完,青光已經在頭頂上有三丈高。
陳勝也不管這些,這一篇寫完還是有些意猶未盡。
他只是在文章里面構架了他雜家思想的框架,具體如何搭建,如何融合在一起還沒有寫,反倒是有些不吐不快。
起身,加快腳步,往第二關走去。
他一離開隔間,竹簡便出現在山頂天人化身的手里。
“諸位這幾乎就是一篇另辟蹊徑的文章,用傳統的看才氣的手段,應該不妥,不如我們等他三篇文章一起寫完完在看才氣如何?”
有一個天人化身思量著說。
“卻是他這樣的文章,一篇只是殘篇,需要很多的文章才能將大道完善,只看一篇有些不妥,不如全部。”
“那就三篇一起看。”
天人化身們商量好,便繼續看。
陳勝此時已經來到第二關,此時安期生已經開始往三關出發。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