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二手的設備值不了什么錢,付清林也沒開高價,比行情還要略低一點,至于那些制作工藝與配料單,都是免費贈送的。 “等你的廠房準備好,我再安排師傅過來給你安裝機器,還安排制作月餅的師傅來教你如何使用機器。內地的市場很大,肯定是大賺的。”付清林說道。 “那行。”長貴說道。 這一批石耳有五百多斤,買的價錢自然是盧大彪賣給香江人的價錢。本來行情也漲了一點,但長貴還是按照之前的價格來賣。 “這一批石耳采完,我們那一片的石耳基本上已經采光了。以后也不會再去做個。做這個還是比較危險的。”長貴說道。 “石耳利潤這么高,你真的舍得放棄?其實你們有經驗,完全可以去國內別的地方。我聽說東北那邊也有石耳,據說品質非常好。你們完全可以去東北那邊試試。”付清林想說服長貴去東北冒險。 長貴搖搖頭,笑了笑:“錢賺不完的,沒有命,再多錢也花不了。” “這倒是。”付清林點點頭。 “等我做出了月餅,你可以嘗試拿到香江去賣。”長貴說道。 付清林客套地答應了下來,其實他根本就不看好內地的月餅賣到香江去。這些年國內也向香江出售一些日常用品,尤其是諸如糧食之類的農產品。但是都是價格低廉的低檔貨。香江的月餅種類可比國內強多了。 長貴自然看得出付清林的意思,心中暗道:你是沒經歷過過度包裝的年代啊。 這個時候,很多國內企業對產品的包裝非常不重視。很多產品成為廉價品的代名詞。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