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曾經在異星仰望星空,想著或許有一天會和人類在星空中相遇的陸羽也是過了差不多一天的時間,才收到了人類深空艦隊越過日球層的消息。 這還是藍星一收到消息就第一時間轉給了無盡星空中的陸羽,不然他想知道這個新聞,恐怕還得多等幾天。 遙遠的空間距離,讓光速通訊便顯得如此緩慢。 人類會發現越是往宇宙深處探索,通訊便越是困難。 不過暫時還沒有必要開發超光速通訊技術來保持通訊暢通。到目前為止,人類到過最遠的星球是距離地球約384400公里的月球。以光速計,完成這段距離需1.3秒。 就好像與世界另一頭的某個人通話的時候,會延遲一小會兒,不過也不是什么大問題。 但隨著人類殖民火星,那么問題就來了。火星與地球間的平均距離為2.25億公里,以光速計,完成這段距離需12.5分鐘。 而越往太空深處探索,困難就越大。 旅行者一號早已抵達距離地球195億公里的太陽系外層空間。不過我們仍能接收到那里發來的信息,只是每條信息需18小時才能送達。 約40萬億公里外的半人馬座α星是距離地球最近的恒星系統。 要想實現同該恒星系統的通訊,難度很大,每條信息需四年才能送達。如此一來,以光速進行的通訊方式變得無力起來。 超光速通訊,會隨著文明控制的星域擴大而展露出它的必要價值,繼而得到大量文明資源投入研究。 而根據陸羽現在接觸到的文明科技來看,蟲洞技術自然是其中一種,但它涉及到空間技術,實現難度太大,不在現階段的考慮范圍之內。 快子,這類神秘的特殊物質,是一大突破希望。但人類目前科技相關研究實在太少,反而進度緩慢,想要突破的應用階段不知道還要多少年的準備。 而最有希望的反而是量子糾纏進行通訊的技術,相關科技造物,就是陸羽曾經捕獲的智子計算機。 它同樣是五級的恒星文明所創造,但以現在人類連恒星級文明的科技樹都沒能摸清,想要達到五級文明的巔峰科技造物,同樣需要走上很長的科技發展之路。 但這些都是后話,人類在為保衛自己母星又邁出一步時,陸羽依舊在光橋里等著那奇怪的未知文明回復。 “這個未知文明不會是用光速傳播來在文明內部交流吧?” “還是說,它以為銀色星辰號在光橋中就吃定了?” 陸羽在生活區的湖泊中,如鏡面般的湖面倒映著天空的太陽,那太陽燈的溫度如秋日午后般醉人,而他與七號正在如一片葉子般的小船上隨著波浪飄蕩。 當然波浪只是隨著七號的意志生成,讓他們能更舒服的在這個午后能享受閑暇的時光 “在我們最初規劃之中,這里是變成一片大海吧?” “完備的海底機械可以營造出類似于漲潮落潮一般的效果,在大氣循環系統的配合之下,這里的大海還會有浪花,無論是想沖浪還是泛舟,或者領略大海的狂野,都可以在這里感受到。” 七號擼著陸羽的腦袋,笑著說道:“那時你還說要給天氣循環系統和海底機械系統啟用一些混沌算法,就是說,某一時刻,大海之上某一個地點的天氣,會出現什么樣的情景,我們也是不能精確預測。” “這意味著,在某一個時刻,在這里還可能會出現臺風,出現龍卷風,出現地震、海嘯等景象。這是完全模擬自然的,自然的神奇和浩大,將在這里得到最完美的詮釋。” “結果嚇得零號基地的專家們連夜刪庫跑路,生怕你真的弄出這么個系統來,萬一,只是萬一,出現會傷到你的情況,他們事后恐怕都得受到反人類的指控吧?” 陸羽畢竟是誕生于星球之上的,對于星球之上的天然景色,他還保留有一種本能的迷戀。能在生活區重現星球之上的狂野景色,這無疑有著十分巨大的吸引力。 但零號基地的專家們可不這么想,生怕陸羽受到任何一點傷害。 明明在智能機器人的幫助下,這些星球上發生的災難都能輕而易舉的克服了,但最后還是沒能讓陸羽在自己的生活區塞進一片海洋,只能以眼前一望無際的碧藍湖泊代替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