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六十六章 宗教星球-《黑科技:從空間跳躍機開始》


    第(2/3)頁

    但以人類文明而論,宗教是在人類認識世界的漫長過程中,隨著人類思維能力逐步提高而產生的。宗教的產生和發展,說明人類從最初不能抽象地思考比較復雜的問題發展到能夠抽象地思考比較復雜的問題,這標志著人類的思維能力提高到了一定水平。

    從某種意義上講,是否具備宗教觀念,幾乎是非人與現代意義上的有抽象思維能力的人之間的一種界線。

    隨著人類社會生產力的不斷發展,隨著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不斷發展,人們逐漸認識了天體構造和運動的規律、藍星起源和形成的規律、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等等,這就為近代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建立和發展創造了條件。

    若是以這個神奇的角度,似乎宗教幾乎就是文明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甚至發展到如今,不可否認的是人類社會中宗教依舊占有一席之地。

    不少文明的猜測就是,除非整個文明進行徹底的思維革新,不然文明成員個體總能找到新的圖騰來進行相應的宗教崇拜。

    不僅僅是神靈,祖先,強大的現象,未知的物體都能成為智慧生命體宗教的載體。

    否則也不會有科學神教和飛天意面教,這種奇奇怪怪的宗教冒出來。

    而......作為一個九級文明,需要收集這么多智慧生命體,弄出一個這么極端的環境來讓他們進行相關的宗教崇拜。

    這不是典型的吃飽沒事干嗎?

    不行的話,你造千百個戴森球這樣的宇宙奇觀也起碼符合你九級文明的地位啊!

    搞宗教崇拜,多少有點行為藝術了吧?

    雖然我讀不懂,但我大受震撼.JPG

    陸羽已經不求找到這個九級文明的邏輯,他只想從眼前的星球中找到更多的細節,來給他的任務沖一沖進度。

    湊夠積分,俺就潤。

    管你們九級文明那什么奇怪的腦回路?

    所以,根本不急著回復未知文明的邀請,也不急著穿過空間之門。

    這顆行星公轉軌道雖然很奇怪,但想飛出觀察范圍還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而隨著三天的持續觀察,越來越多的數據匯總,七號很輕易的就建立起了相應的社會模型。

    眼前看起來是一顆星球,但不如說是一個被九級文明精心打造的【教堂】,連同這個極端的雙星系統都是【教堂】的一部分。

    這何嘗不是一種宇宙奇觀。

    而更詭異的是,在這樣的奇觀中,依舊是支持科學發展的。

    只不過神奇的是在支持智慧生命體的學科研究中,缺乏生命學科。

    這就有意思了!

    一位科學家最富創造力的時期,應當屬于年輕時期。年輕人總是更不迷信權威,不會被固有的思維所桎梏,而且他們的思維更加活躍,更容易得出突破性的理論猜想。

    在人類物理理論研究突飛勐進的時代,許多科學家的重要成就,都是年輕時候做出的。

    以人類杰出的幾位科學家為例,愛因斯坦26歲發表狹義相對論、海森堡24歲提出不確定性原理及矩陣理論、泡利25歲提出了泡利不相容原理、狄拉克在26歲時,提出了狄拉克方程……

    年輕的思維,總是有更強的創新能力,也更加擅長領域上的大突破。

    當然也

    不是說年紀大了就不行了。

    年紀大了,隨著經驗與知識的積累,能做出科研成就的依舊很多,人類的智力巔峰,不像身體那樣過了三十歲就會衰退,而是能保持很長一段時間。

    而且隨著時間的積累,一個人的知識水平也會愈加豐富,對各種科研工具的使用愈加老練,這對科學研究是有好處的。

    但實際就是,隨著年歲漸長,突破性成果確實在快速減少。

    以陸羽走向星空之前的時代為例,為何在進入21世紀之后,理論研究在普通人的認知里幾乎進入了停滯狀態,人類對基礎科學研究像是被鎖死了一般,再無變革式的突破。

    一時間,科技被鎖死的言論被陰謀論者喧囂一時。

    但事實上,出現這樣的原因是科學理論越來越多的情況下,二十多歲的年紀,連現有的理論都學不完,憑什么去創新、去突破?

    即便是人類再出一位愛因斯坦式的天才科學家,也要學習完量子物理才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創新突破。

    所以在科學技術越來越發達的情況下,年少成名的越來越少,只能靠知識的不斷積累。

    而隨著年歲漸長,終于在某個領域達到了專家水平,但思維已經變得保守與內斂。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