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治理災害眾人獻計-《權臣家的小嬌寵》
第(2/3)頁
先生道:“還有什么計策可以用呢?”
這時,一個面如冠玉的書生道:“很久以前一個朝代的工部尚書曾獻計“束水沖沙法”,可以一用。”
先生道:“哦?具體講講。”
“就是收緊沿岸的河道,利用水流巨大的沖擊力,沖刷沉積在河床底部的泥沙,達到清淤防洪的效果。”
裴妄面不改色的道出方法。
姜妤若有所思的看過去,普通的學子對這方面的知識只了解個大概,能說出個一二三治理方法已經很好了,如果不是讀過大量書籍,對于此事是想不到此法的。
看來他除了每日鉆研圣賢書之外還有研究當下時事,難得。
黃明華在姜妤身邊突然高聲道:“先生,他們都在說淮州水患的問題,那我就說說汝寧干旱的問題吧。”
“哈哈哈,好。你說。”先生捋捋胡子道。
“干旱的形成原因有很多種,汝寧的氣候和位置都不好。故而,其一可以修建水庫,跨流域調水。將周邊城池的水可以調動起來。其二,植樹造林,營造防風林,廣種樹草,改善汝寧氣候也是一種有效的方法。”
“不錯不錯,答的條理清晰。方法也很中用。以上所有的方法目前我們朝廷都有在做。可是治標不治本,要想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讓我們的子孫后代都不被災害所困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啊。”
先生看著下面整齊的人群道:“各位還有什么計策?可以直接回答。”
眾人在下面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這還有什計策可言,目前能說的計策已經被說盡了。還能有什么創新的想法。
“先生,我有一計。”
眾人齊刷刷扭頭看向姜妤。
“說。”
“我有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既然一國兩地同時受到洪澇和干旱災害。那么不妨把新修水渠,將兩地挖通,將淮州的江水引到汝寧。讓原本缺水的荒蕪之地瞬間變成可以灌溉的良田,同時還解決了淮州的水患問題,讓飽受洪水侵蝕的淮州從此變成沃野的草原。”
此言一出先生的眼睛閃過一道光芒。
“哇,你好厲害,居然還可以這樣我怎么沒有想到。”黃明華仿佛思想得到了新的凈化洗禮。
目不斜視的裴妄忽地轉過身來看著姜妤,眼梢下閃著暗光,深深的望著她。
眾人也開始議論紛紛:“是啊,是啊。一舉兩得的妙計。”
就在一眾贊同聲中突然沖出來一個大聲:“我并不認為這是什么好計策。淮州到汝寧有多遠你們不會不知道吧,這個方法同樣勞民傷財,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不說,一旦修建起來少說也好十幾年吧。”
眾人一聽,頓時也認為有道理。
“對啊,如果這個計策行的話我朝早就應該用了吧。”
“工程量也太大了吧這。”
一時間,如果皇位上的那位在這里的話一定會覺得此時的場面回到了那天的朝堂。
群臣以勞民傷財國庫虧空為由極力反對興修水渠的意見。
這時,黃明華輕佻的開口道:“愚蠢,創新創新,如果以往被用過了還叫什么創新。”
先生道:“好了,肅靜。這個方法有利有弊,但是一旦落成可謂是從根本上解決了問題。今日的討論就到這里,你們下去可以繼續思考,如果還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給我諫言。”
管教高聲道:“拜師禮正式開始。”
由于博雅學院的特殊制度,拜師禮只需學子三叩首便可。
一頓流程走下來后,到了公布去學測驗名次的時候。
念到名字的學生上前領取自己的考卷,眾目睽睽,這無疑是對考的好的學生最好的褒獎,而對那些考得不好的學生來說則是處刑。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