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不多時(shí),兩封函件便快馬加鞭的,由揚(yáng)州送往京城。 只一日間,京城誠意伯府。 書房。 劉伯溫讀罷內(nèi)容,一拍函件站起,微搖頭,發(fā)出一聲低嘆。 “唉……” 他隨之踱起步來,臉上有化不開的憂慮。 長子劉璉正在整理書卷,不解的回頭:“怎么了?父親!” “楊憲把揚(yáng)州的規(guī)劃,又提前了一年,說是想給全國一個驚喜……” 劉璉不覺得有什么,微笑道:“這不是挺好的嗎?父親……” “楊兄是個聰明人,這是想百尺竿頭更進(jìn)一步啊!” “你看到的只是表象。”劉伯溫不敢茍同。“就比如他之前所做的……” “乍一看挺好,能很快凝聚百姓,恢復(fù)民力。實(shí)則是傷財(cái)!而現(xiàn)在是勞民了。” 劉璉仍微笑著,不以為然的說:“父親!這如何就又勞民了,您想多了吧?” “照我推測,他與小吳王到揚(yáng)州雖已一月有余,回鄉(xiāng)的百姓定然超不出四成,今年復(fù)耕半數(shù)已是超前……” “明年再提一提,要恢復(fù)到往常年景,不得讓這四成百姓,沒日沒夜的干才行。這斷然是勞民之舉吶!” 聽父親這么說,劉璉稍微一想,更是搖搖頭:“父親!恕我直言,也許是您自個兒太保守了。楊憲那兒……” “不是還有小吳王和一千多兵士嘛?一個能頂幾個使。再說,他們在揚(yáng)州、我們身在京城,我們不可能比他們更熟悉當(dāng)?shù)厍闆r!” 劉伯溫思慮片刻,將信將疑道:“也許是我老暮了,也許是我想多了。為父只是希望楊憲別太操之過急,把自己逼到懸崖邊上了……” “不!兒啊。筆墨侍候!”他猛地渾身一震,胡子直抖擻。“為父要立刻復(fù)函一封給他,提醒楊憲注意。還需上道折子,給陛下通通氣!” 劉璉大感意外,又清楚父親不會無的放矢,忙奔到書案邊,鋪紙、研墨。 劉伯溫腳步匆匆,駐足于書案前,卻又?jǐn)[手一嘆:“罷了!寫來無用。” “為何?”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