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506章 大唐的戰車開動了!-《大唐:安西最后一個信使》


    第(2/3)頁

    距離那一場安史之亂后最大危機,險些導致李唐覆滅的「舉世攻唐」已經三年了,距離令人尊敬、愛戴的太上皇駕崩也已經整整三年了。

    李純曾經發布過詔令,國喪三年。

    然而「三年之喪」的期限不是整三年,或者說整整三十六個月,而是首尾三年,即跨越三年。

    這才有了《禮記·三年問》所說的,「三年之喪,二十五月而畢。」

    國喪是禮法,李純也是守孝之人,但是守孝和禮法之外,李純還是一個野心已經被徹底激發,充滿了激進主義和冒險主義的皇帝。

    國喪確實符合禮法,確實符合孝道,但是對于民生,對于百姓的生計,損害卻著實不小。

    對于急需讓大唐恢復體力的李純來說,國喪是讓自己獲得法理和孝道上獲得認可,但是卻不代表李純會把喪期發揮到極限。

    太上皇李誦駕崩于元和五年的八月,根據李純的詔令,元和七年二月,太上皇的喪期就已經結束,婚嫁宴飲,歡慶娛樂就可以可以重新開始。

    然而,國喪確實結束了,但是后面的發展卻和普通人預期有所不同。

    按道理,國喪結束,酒可以照喝,歌可以照唱,舞可以照跳,但是從長安到關中,從關中到嶺南,從嶺南到遼東,胡姬的舞蹈、歌姬的歌謠、勛貴的宴飲都無法沖刷掉那種彌漫在整個大唐的憂傷和惆悵。

    國喪確實結束了,但是整個大唐依舊沉浸在那種說不出的壓抑之中。

    似乎,所有人的都在等著什么,

    似乎,所有的人都在期待著什么,

    直到中秋佳節,當那支在大唐百姓中無敵的大軍再次踏上了朱雀大街。

    先是中秋佳節那場規模超過十萬,規模空前絕后的盛大閱兵式,

    再是闊別長安二十多年的燕國大長公主重返長安,

    再之后,一封浩浩湯湯的討吐蕃檄文,

    最后,則是一場盛大而隆重的長纓軍西征和郭戎登壇拜將的儀式。

    直到長纓軍的將士們邁著堅定的步伐,高唱著「君不見,漢終軍……」西出長安的時候,壓抑了整整三年的長安城,似乎在這短短一個月的時間之內重獲了新生的時候,所有人才明白他們壓抑著的到底是什么。

    ……………………

    「舉世攻唐」對于大唐來說,是一場危機。

    面對這一場危機,大唐并沒有如同陰謀家和野心者所期望的一樣崩潰,反而使得大唐在危難之中浴火重生,更加的強大,更加的不可戰勝。

    更重要的是,扛過了危機,到了論功行賞的時候,這一場危機卻成為了各方最大的資歷和榮耀。

    御駕親征,為大唐流盡最后一滴血的太上皇,在唐人心目中的地位已經近乎神明,將已經被嚴重質疑的李唐皇室重新穩定在了正統的位置,而且不可動搖。

    臨危不亂,度過危機,御駕親征,平定河北的皇帝李純,獲得了無與倫比的威望,皇位穩如泰山。

    以郭戎、李愬、裴植為核心的新禁軍集團,正面擊潰了數以百萬計算的入寇者,成為了大唐的中流砥柱。

    以制侍重臣、制侍會議為核心領導下的大唐

    中樞,朝廷,在整個平亂過程中發揮了前所未有的效率,而制侍會議的成員,要么出身投誠后的關隴勛貴,要么出身世家文官集團,再剩下的則是新禁軍的成員。

    當從文到武,從丘八到皇帝,整個朝廷主流全部成為受益者的時候,關于這場危機的一切自然會被無限度的放大。

    雖然原因不同,目的不同,期望不同,但是在「舉世攻唐」之后,皇帝李純,新禁軍集團,舊勛貴集團,世家文官集團,所有的力量卻在不約而同的將「舉世攻唐」的一切都展示在了所有唐人的面前。

    更是在這些大唐真正權貴的刻意引導之下,走向了另外一個方向。

    那就是「舉世攻唐」同樣是一種屈辱,和曾經的「渭水之盟」,和曾經的「怛羅斯之戰」,和曾經被吐蕃人攻陷長安一樣的屈辱。

    唐人從來不信奉什么以德報怨,也不什么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在實力不濟的時候,或許存在臥薪嘗膽,但是在實力足夠之后,絕對會一拳一拳的將所承受的東西還回去。

    面對突厥人的時候如此,面對薛延陀的時候如此,面對大食人的時候如此,面對吐蕃人的時樣如此。

    而現在,對于引發「舉世攻唐」的存在,唐人的想法依舊如此。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