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4 那個你想見卻從未見過的人-《科技盡頭》
第(2/3)頁
他的知識體系的確再次被顛覆了,哪怕只是以一個數學家的身份。光是他看到的一切,如果想要解釋清楚,大概需要創造一些全新的理論。數學的,物理的……
很難想象哪怕已經能改造出如此奇景的文明依然不敢說已經觸及到了科學盡頭。
“這才是正常的。生命形式的不同,文明傳承的方式不同,結果自然不同。宇宙有很多規律,的確很難解釋清楚。即便我有意愿用更高效的方式,把我所了解的關于宇宙,關于界的諸多規律都給你,你作為思想的載體也無法接受。
就好像在你們的計算機文化中,硬件跟軟件的匹配度問題。計算機硬件技術進步,就能生產出更大的硬盤、更大的內存,以及更高性能的cpu,來獲得更優秀的算力跟更龐大的存儲空間。
同樣作為地球文明的承載體,人類你們對科學的研究也會陷入停滯期。因為當科學研究到一定的程度,光是傳承已經研究出的那些學科內容,就要耗費太長久的時間,終有一天人類本身掌握的知識可能要耗費一個天才一生才能學完,這是停滯是必然的。
當然,目前還沒遠遠沒達到停滯期。一是因為基因進化的優勢還沒完全消耗,比如你們已經可以用一些方法來延長壽命跟大腦活躍時間,但目前看來這依然是有上限的。二是你們的社會構成找到了另一種辦法,就是細化學科,然后分工協作,這就能大大延長科學發展停止期的到來。
但真正有意義的其實還是微觀世界基因層面的進化。當文明進入停滯期后,為了適應新的挑戰,基因往往會開始躍進式的更新,幾代人積累出的突變,可能會讓人類的大腦進化得更加聰明,其他方面的能力更強大,然后再次進入蓬勃的發展期,這同樣是一個循環。
科學進步,生產力飛躍,科技發展停滯,基因進化,再次迎來科學進步,生產力飛躍,然后科技發展再次停滯。每一個輪回都會讓一個文明向前更進一步。這本是最正規的文明進化途徑。
但我研究了你們的歷史,你打破了這種正常的文明發展循環。當然,這其中不止是的,還有那個小東西。嗯,其實也不止是那個小東西,好吧,我應該更尊重些,它叫三月對吧?”
“喵……”老老實實趴在那里的小貓眼見躲不過去了,輕聲叫了一聲。
叫聲很得體,很乖巧。
“嗯,看吧,這是我都沒想到的奇妙組合。你的前主人給你下達任務,你選擇了一個正確的家伙,然后你的這位新主人做出了比前主人更強大的成就,甚至已經開始嘗試著修改既定的星系運轉規則,這的確太讓人感覺意外了。
對了,寧孑,你應該還記得剛剛你問了我一個問題,宇宙中的文明是否一直被記錄著?如果是,又是如何被記錄的?你還記得我是怎么回答的嗎?”
寧孑看了眼乖巧的三月,微微蹙眉,然后答道:“你回答的很籠統,只說是雙向奔赴。我們的基因,以及星辰運轉,皆為記錄者?!?
“沒錯,所以當在你的主導下開始改變一個星系內部的運作體系,開始嘗試移動星球的運動軌跡,來創造適宜人類的宜居帶時,同樣意味著針對文明烙印也開始修改。這就好像你們的生物技術已經發展到可以修改基因是一個意思
也正是因為這個動作,讓我開始注意到了你。然后給你發了那條消息?;蛘哒f,當這種技術開始出現的時候,智慧生命就已經開始將自己的意志反作用與你們的宇宙,開始修改這個宇宙的既定軌跡,意味著新的變化已經開始。這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這話讓寧孑腦子開始亂了。
他被這個智慧生命注意,是因為他帶著三月利用夸父號修改了一顆彗星的軌跡,讓那顆彗星撞上了火星。
這么點小動作就能改變整個宇宙的既定運轉軌跡?
要知道太陽系只是構成銀河系的一個微不足道的小星系。而銀河系也距離宇宙中心極遠,寧孑很難想的通,這么點微小的動作,是怎么會引發這種高級文明的注意的。
“我知道你想不明白,我還是以你能理解的方式打個比方吧。你現在把宇宙想象成一個龐大的生物體,好吧,其實它也可以沒那么龐大,就比如這個宇宙就是你吧,介質空間則是你體內的神經網絡,而這片空域就好像宇宙的大腦。
當你的小腿突然傳來痛感,你下意識就會低頭看一眼,對吧?然后看到上面趴著一只馬蜂,你的大腦第一反應就會告訴你,你這是被馬蜂蟄了。當然我這只是個簡單的比喻,你能理解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