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大災之后必有大疫。 整個山東此次受災人約有百萬,因饑餓喪病而死之人高達十數萬。 災區各地到處都是尸體白森森的骸骨。 如果不盡快的把這些處理好,一旦引發瘟疫,那死的人就更多了。 所以朱瞻圭每到一地都要求各地方官,以最快的速度收攏災民,處理各地尸體等工作。 然后留下糧食和監督人員,前往下一個地方繼續視察。 就在朱瞻圭視察個災區恢復民生的時候。 金陵朝堂上因為他殺災民的事情,已經吵得不可開交了。 “啟稟皇上,皇孫朱瞻圭屠殺災民之舉,讓民間民怨沸騰。紛紛言,皇孫朱瞻圭殘暴如此,乃是有違天和,…………………” 奉天殿中。 一名御史手捧奏章,正義凜然的數著朱瞻圭的罪狀。 殿中的文武大臣,一個個默不作聲,靜靜的聽著這人的發言。 在眾人首位的太子朱胖胖,沒有任何表情,彷佛對方說的不是他兒子。 身后的漢王爺朱高煦,一會兒看看老大,一會看看老爺子,臉上帶著莫名的笑容,不知道在想什么。 趙王朱高燧,則是眼睛微閉,一副對此事不在意的樣子。 這事兒,他昨天就跟老爺子匯報了。 老爺子對這件事是什么態度,他心里也是一清二楚。 其他文武大臣,表情也各不相同。 武將們是一副事不關己己不關心。 文官們有的聽的是義憤填膺,有的則是滿臉擔憂不停的看著太子。 其中要說表情最豐富的,那就是戶部尚書夏原吉了。 朱瞻圭犯了如此大的錯誤,一個不好就會地位不保。 如果朱瞻圭當不上太孫,將來就無法成為太子,皇帝什么的是更別想了。 朱瞻圭當不了太子,當不了皇帝,那戶部以后就還要繼續空著。 畢竟朱瞻圭沒有得位的機會了,肯定不會把錢給戶部。 沒有錢沒有糧,那他這個戶部尚書當著還有什么意思。 而且更重要的是,朱瞻圭可是跟他講過銀山和一年三熟糧食的事情。 并且告訴他,北征之后就會幫戶部取回這些東西。 如今出了這事兒,那銀山和一年三熟的糧食,恐怕就要沒了。 至于他讓朱瞻圭立的字據,夏原吉連想都沒想。 沒有機會的朱瞻圭,會承認那個字據才有鬼了。 就算是朱瞻圭承認了,他下夏原吉不敢要啊! 想著銀山和一年三熟的糧食,夏原吉咬了咬牙心中暗下決定。 待會兒陛下要是發怒打算嚴懲太孫,他夏原吉就是豁出這個戶部尚書不干了,也要保住朱瞻圭。 大明可以沒有他這個戶部尚書夏原吉,但絕對不能沒有太孫朱瞻圭。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