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韓家人不是都死絕了嗎?他女婿怎么可能是罪臣之后! 皇帝的眼神莫諱如深,在那塊玉玦上掃動著。 太子既然敢說這話,那就說明他不僅有這一樣證據,皇帝看向了淳于寒。 “淳于愛卿?” 大殿上,文武百官的目光,一瞬間全部都聚集在了淳于寒的身上。 這個深受皇帝寵信的宦官,會是欺君罔上的罪臣之后嗎? 淳于寒站在殿前,目光深邃淡漠,臉上沒有一絲倉皇的神色,遺世獨立。 “臣的確是韓名揚之子。” 淳于寒緩緩開口,下頜微揚,他絕不羞于承認自己是韓家人。 只是有些惋惜的是,時間久遠,相隔近二十年,他到底沒有查到真相。 但淳于寒自己心里認定了,父親是不可能違抗軍令,罔顧那么多人的生死。 俞丞相聽到淳于寒的話,心里咯噔一下,這下完了,全完了。 淳于寒大方地承認,倒是讓李銘瑾有些意外,他還沒上證人,他就交底了,讓他省了些功夫。 “御林軍何在,還不把這個欺君罔上的罪臣之子拿下!” 李銘瑾已經在想,這一次還不把丞相也一窩端了。 御林軍上前,圍住了淳于寒。 淳于寒紋絲未動,那塊玉玦,他只給了烏垚,玉玦的出現撼動了淳于寒的計劃。 淳于寒已經不確定,如果外面的人發信號,他會不會得到支援了。 就在御林軍動手的前一刻,皇帝威嚴地開了口。 “都退下!朕的御林軍,好像很聽太子的話?” 聽皇帝這么說,李銘瑾才意識到自己一個不小心說順了嘴。 “兒臣不敢。” 皇帝晲了太子一眼,轉眼看向淳于寒。 “你是韓將軍的兒子,好,好啊。” 皇帝站起身來,連說了兩個好字,語氣就像日前稱贊淳于寒用長槍時一樣輕快。 朝臣們皆是不明就里,但都低著頭不敢言語,俞丞相也看不透皇帝意欲何為 。 “來人,將朕從天祿閣調來御書房的韓名揚一案的卷宗拿上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