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章 分封制的可能性-《全面戰爭之伐清》
第(2/3)頁
張名揚的提議得到了眾多朝臣的附和,接替吳鐘巒任禮部尚書的董玄更是出列說道:「陛下,此大捷為我中華千年來第一次遠征泰西并逼迫泰西諸國臣服,的確應該舉行盛大典禮進行慶祝,舉辦獻俘儀式不僅能夠振奮我三軍將士,亦能彰顯國威,令各國對
國朝更加畏懼,因而不僅要辦,還要大辦特辦!」
坐在龍椅上的蘇言聽了董玄的話,點了點頭,他用那充滿威嚴的聲音說道:「言之有理,那便依了張卿與董卿之意,傳朕旨意,著安西侯傅興華、肅國公張勇、黔國公沐天波父子即日班師回朝,于京師舉辦獻俘儀式,禮部、太常寺負責大典操辦事宜,必須要彰顯我天朝國威,不可懈怠。」
「臣等遵旨!」
董玄行禮應下,隨即退到一邊,蘇言隨后又說道:「此番大捷,征西將士不論上下,皆有所大功,朝廷向來是賞罰分明,軍中上下皆需論功行賞,以免寒了將士之心,此事交由內閣商議,待有了結果再交予朕御批。」
內閣首輔連忙答應下來,他重新入列后,蘇言繼續說道:「安西侯的奏章內提議組建泰西軍團,以泰西之民補充,僅保留漢人軍官,朕有意允準,眾卿家可有想法?」
蘇言此言一出,底下頓時就議論紛紛起來,大臣們竊竊私語著,蘇言雖然聽不太清他們討論的內容,但是從他們的表情就可以看出,他們似乎對此并不太贊同。
片刻后,一名大臣便出列說道:「陛下,泰西之民皆未受王化,大量征召入伍,代替漢人兵卒,只怕是養虎為患,不太妥當,還請陛下三思。」
「陛下,此舉斷然不可,昔日盛唐之所以衰敗,除了唐明皇貪圖享樂之外,唐朝大量吸收胡人參軍也是其中一個原因,胡人畏威不畏德,不思感激,反而以刀槍反噬君主,若是軍中夷狄數量大于漢人,若是朝廷威懾力尚存還好,一旦朝廷出現弱勢,泰西軍團極有可能產生反噬。」
兵部尚書也出聲勸阻。
蘇言本以為大臣們不會太過反對,卻沒想到自己才剛提出來,就遭到了他們的強烈勸阻,不過他們給出的理由倒是極為合理,蘇言輕輕撫摸著自己下巴長出來的長須,道:「泰西軍團的忠誠的確是一個問題,不過泰西諸都護府距漢地有千里之遠,來回皆需數月之久,從漢地調兵終究還是勞師動眾,若是能夠從地方征兵進行訓練,則減少了調兵所需要的輜重和時間,只能說有利有弊。」
大臣們議論紛紛,因為是突然提出來,所以他們一時間也想不到兩全其美的主意來,蘇言便讓他們暫且退朝回到家中,在奏折上寫下各自想出來的主意。
不過,蘇言并沒有真的等到那個時候,因為就在退朝后不久,蘇定遠就主動前來求見,蘇言命人將蘇定遠帶到了御書房去,親自接見了這位戰功赫赫的郡王。
蘇言猜到了蘇定遠前來的意圖,無非是為了朝會上的那個任務而來,也事實也的確如此,在行禮拜見之后,蘇定遠直起身子,他目光炯炯地盯著蘇言,直言不諱道:「陛下,在傾聽臣的愚見之前,臣想要問您,您真的認為國朝能夠長遠的統治泰西諸地嗎?」
蘇言挑了挑眉,他反問道:「定遠,你有何想法?」
「陛下,正如您在朝會上說的,泰西諸都護府距漢地千里之遠,來回都要數月之久,這已經超過了我們的統治極限,您在的時候各都護府還能凝聚在您的威嚴之下,可要是等您駕崩——太子即位,只怕各都護府很快就會分崩離析,他們離我們實在是太遠了。」蘇定遠語氣凝重地說道。
蘇言的表情也變得嚴肅起來,他一直都清楚這一點,他說道:「朕……我何嘗不知道這一點,只是我想給子孫后代多留下一點遺產。」說著,蘇言從座位前站起來,走到蘇定遠身邊,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天朝的確地大物博,但物產終究有一天是會被用完的,我們現在所處的這個時代是非常重要、關鍵的時代,如果我們不抓緊機會向外擴展,努力趕在其他人之前強占土地和資源,我們的子孫后代就很有可能因此而受苦。」
說完,蘇言的目光投向殿
外,他的臉上充滿了追憶:「我曾經做過一個夢,一個很長久的夢,夢里天朝閉關鎖國,皇帝還做著天下共主的黃粱美夢,殊不知西夷已經發展到他們無法與之匹敵的強大程度,西夷用堅船利炮強行轟開了我們的國門,逼迫天子簽訂城下之盟,我們被迫割讓土地,賠償錢款,西夷就如同如同嗅到腐肉的禿鷲一般蜂擁而上,企圖瓜分我們……」
蘇言將原本的歷史線以做夢的形式告訴了蘇定遠,蘇定遠聽著他的講述,面色愈發凝重,他看向蘇言的雙眼里,也不禁帶上了幾分深究,不過他并沒有將心中所想說出來,而是靜靜聽著蘇言的講述。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