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一章 班師回朝-《全面戰爭之伐清》
第(1/3)頁
或許是因為朝廷從未有過擴張至如此之大的疆域,以至于朝臣們一時間都想不出合適的法子和政策來確保朝廷能夠長久的穩固對泰西諸地的統治。
這倒是在蘇言的意料之中,事實上他已經有些動搖了,想要將自己的皇子們分封到中亞西亞那邊過去,只不過他的皇子們年紀尚小,如果真的要付諸行動的話,就只能先拿秦王蘇辰安來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了。
另一邊,朝廷的調令也以八百里加急送往泰西,在消息送達之后,還遠在泰西的夏軍上下皆一陣歡天喜地,他們興高采烈的收拾起了個人物品,小心翼翼的將充滿西方特色的小物件藏好,準備等班師回朝能夠回鄉省親后將這些小物件帶給自己的妻兒老小。
傅興華和沐天波都沒有跟著大軍一同出發,而是先讓大軍開拔回朝,自己繼續留在轄區內頒發政令,他們下令在已經接受大夏統治有一段時間的地方人里面征召一部分民兵,將其調往新占領區,令其維持朝廷在新占領區的統治和秩序,并從現有的官僚中調撥一部分人前去新占領區補充官職的空缺。
沐天波以波斯大都護的名義將奧斯曼帝國割讓過來的伊拉克地區分為兩個州府,分別以巴格達與巴士拉為首府,置知府及一下官職,在做完這一切后,沐天波他們便啟程回朝。
大軍自中亞開拔,押運著大量的奧斯曼、韃靼人戰俘,以及無數裝滿馬車的金銀珠寶等戰利品沿著陸上絲綢之路進入安西布政使司,又進入甘肅、陜西、河南,最終返回京師,除了俘虜和戰利品外,俄國索菲婭公主、奧斯曼帝國王子、摩爾達維亞、瓦拉幾亞、克里米亞、埃及等國的王室也都一同隨行,他們接受了大夏的邀請,參加即將在江寧舉辦的獻俘儀式。
從中亞到江寧路途遙遠,再加上大軍隊列里有著眾多俘虜和裝載著戰利品與輜重的馬車和賓客,軍隊的行進速度也因此遭到了大大的削減,一直到武安二十二年,也就是1675年,大軍才終于抵達長江北岸。
過去一年內,朝廷在等待大軍班師回朝之余也沒有閑著,在武安二十一年,西京發生了一場震驚朝野的大案,一伙強盜直接趁著夜色在城內搶劫一戶小有名氣的鄉紳,在搶走財物后殘忍屠殺了他們滿門,這伙強盜留下了大量的足跡和證據,但府衙的捕快能力低下,不僅破壞了現場留下的證據,還有人渾水摸魚,將一些強盜慌亂中遺留下來的財物占為己有。
這件事令整個西京府衙蒙羞,淮南王蘇辭大怒,將所有涉事捕快拿下入獄,當這件事被匯報給朝廷后,頓時引起了朝臣們的激烈爭論。
這也讓蘇言發現了一直以來地方捕快的一個弊端,讓他們去保境安民,維護城內的治安,救火之類的事情還能應付,可要是遇到命案之類的刑事案件,地方捕快就抓瞎了。
蘇言因此決定對這個現象進行改變,在他的主導下,朝廷將在國內推行建立現代警察制度。
不過考慮到這個時代就算是在西方,警察制度也還沒有建立,因而蘇言決定先在京畿與江南布政使司作為試點。
武安二十一年六月,朝廷在刑部衙門所屬設置巡警司,負責管轄全國各地的警務衙門與各省人事調動。
隨后,在江寧城南坐落了起全國第一座警務衙門巡警總署,巡警總署同時需要對江寧府尹負責,而府衙中原本的捕快在經過考核后,考核通過者被允許加入警務衙門,擔任第一批巡警,未通過者只能裁撤。
除此之外,蘇言也參考了清末改良派人士黃遵循與湖南巡撫陳寶箴在建立現代警察雛形保衛局之時提出的中國第一個警政理論——
即「警視之職,以備不虞,以檢非為。總局以外,分區置屬。大凡戶數二萬以上,設一分署,六十戶巡以一人。司者持棒巡行,計科受代,皆
有手札,錄報于局長。余考其職,蓋兼周官司救、司市、司暴……修閭氏數官之職。后世惟北魏時設候官,名曰白鷺,略類此官。」
各州府皆設總署一座,有戶數二萬以上縣城、城鎮設一巡警分署,往下又設巡警亭,其地位與后世的派出所相同,另外地方衙門的司獄司與刑房取消,以巡警取代。
巡警分署直接受總署管理,總署署長官職為正五品,不接受地方衙門的直接管理,而是聽從省府的總署署長調遣,省府的總署署長官職為從四品,與知府相同,除了要接受刑部巡警司的管理外,行省按察使也有權利進行調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