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上架一天死,恰全勤,等可以申請免費了,作者申請免費再看吧) 王府府兵的戰斗力還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間。 但想要立刻提升府兵的戰斗力,就算是神來了也沒有任何的辦法。 結束了一天的巡視。 朱棖便回到了王府中。 練兵的事情并不需要他每天都盯著,只能是去唰存在感。 想要讓王府府兵完全聽令與他,這是他必須要做的事情。 在很多事情上。 本來就沒有什么公平可言。 近日無大事。 一旦發生事。 必將是天翻地覆的大事件。 朱棖的風評似乎越來越差了。 這是能清晰感受到的一件事。 甚至在朱棖影響力最深的蘭縣及黃河南岸營房所在,都能清晰感受到這種變化。 越來越多的歪門邪說在民間流傳。 說什么的都有。 甚至說他朱棖橫征暴斂,要造反的都有。 這已經到了非常嚴重的程度。 朱棖至始至終都沒有理會這件事。 就仿佛上至蘭縣府衙,下到一個販夫走卒都在議論這件事,唯獨朱棖不知道這件事。 且不說親軍都尉府副都統劉冉在第一天就提醒了朱棖。 以朱棖如今在蘭縣的影響力。 消息剛出來不就,就有人將這件事匯報給了他。 不可能不知道。 只不過。 朱棖在等。 等一個時機。 這個時機遲遲不來。 只能繼續等下去。 「沒有人上衙門來,也沒有上藍城王府來,人們僅僅是議論紛紛,僅僅是坐在一起作為談資,卻沒有人做出特別憤怒的舉動。」 這就是朱棖遲遲沒有出面解決這件事的原因。 民意是需要一定時間發酵的。 這個發酵的時間必須要等待,而這也是解決這件事的時機。 可是。 此時的大明王朝絕對不是開放的王朝。 百姓們在經歷安定之后,不想在經歷任何的戰亂。 所以在聽到他藍城王朱棖禍國殃民,為所欲為,貪贓枉法,肆意侵占良田等等快要跟造反有關的事情之后。 百姓們只是偷偷的流傳,沒有人過來質問他,也沒有人表達出極其不滿的聚眾鬧事的舉動。 這就讓朱棖很難辦。 做過官的都知道。 冷處理是一種非常實用的手段。 也就是一件明顯有悖于當下的事情發生之后。 只需要將其咯吱。 然后等待風暴的醞釀。 等待風暴爆發的時候,然后以雷霆手段滅之。 這樣的情況以前他經常看到,也有過使用。 因為這種辦法處理起來就簡單容易很多了。 只要大明的江山穩固,蘭縣一地的亂根本微不足道。 人家只是議論一下,不管是坐在家中還是在鄰居之間議論一下,你不能拿著刀上去說人家有罪。 可若是放任自流,安靜的等待風暴出現,這些人過分的上前來辱罵,上前來搗亂,甚至以死相逼。 那就不好意思了。 該鎮殺的鎮殺,該怎么解決就怎么解決。 縱然有再打的怨言,雷霆手段抓一些人,安撫一些人,就能很好的解決矛盾。 這都是經驗之談。 太陽底下,就沒有什么新鮮事。 可是現在。 臨桃馬氏悄無聲息的發動了這場風暴。 卻又任由風暴自己醞釀不從中加速風暴的匯聚。 朱棖只能是等待事情的自然發酵。 而就在這自然發酵之中。 蘭縣進入了一個極其高度戒備的狀態中。 張玉龍所看守的四大倉這幾日已經到了二十四小時戒備的狀態,輪流崗哨,明暗哨,任何人不得靠近。 凡是靠近倉廩者,一縷殺無赦,直接取消了空箭警告的威懾。 不管蘭縣鬧得天翻地覆。 張玉龍必須要保證四大倉廩的安全。 這幾十萬石的糧草,往小了說關乎著整個蘭州的戰局,往大了說,將關乎整個塞北的戰局,甚至是此次和北元對決的關鍵。 一個時辰前。 北上援軍前鋒將軍徐晨率領五千騎兵抵達蘭州衛,呈報了上將軍薛顯,上將軍陸忠享的書信。 北上援軍行至金周口,安營扎寨,明日辰時北上,于午時抵達王府軍鎮。 為了不擾民,薛顯決定從渡口搭船過黃河,直接進入王府軍鎮,不會途經蘭縣。 蘭縣這幾日在高度緊張之中,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