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然而,先人已去,歷史將會在今天改寫。 寅時一刻,午門外的大臣們,抱著笏板,攏起了朝服,依次進入朝房侯朝。 卯時初,東方泛白,“五鳳”樓,上,鐘鼓司宦官敲響朝鐘朝鼓,三通鐘鼓后,大臣們進入左掖門朝議。 孫太后聽政,金英與興安左右攙扶,坐在御座的珠簾后,御座下是郕王朱祁鈺的四方小凳,左右站著太監成敬與張永。 朱祁鈺從小凳上起身,朝珠簾后行禮,得孫太后允許,便開始主持朝議,太監金英看著御下工整的文武大臣,大聲喊道:“跪!” 朱祁鈺領群臣,朝著空空的御座下跪朝拜,山呼:“萬歲!” 禮畢,早朝正式開始。 鴻臚寺官員先出班,對朱祁鈺奏報入京謝恩、離京請辭的官員人數。 緊接著,是奏報邊關急報。 兵部尚書于謙出班,整理了心情,先是奏報了各路勤王軍進京狀況,以及北京城防部署進程,和居庸、紫荊兩關整備情況。 洋洋灑灑一大堆,只有一個主旨,便是大明朝的軍事行動,全國上下一心,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目前一切進展順利。 聽完了于謙井井有條的匯報后,滿朝文武皆大舒一口氣,朱祁鈺表示了對于謙工作的認可。 然奏報完的于謙,卻是沒有回班,依舊杵在御前,忽然變得悲壯,身形蕭瑟,似是有什么難言之隱,朱祁鈺疑惑道:“于尚書,可還有要事稟奏?” 滿朝文武,也都好奇,目光全鎖定在于謙身上,似這等作風,與素日里行事大開大合的于謙,判若兩人。 大家心里不禁尋思,莫非是遇到什么大事了? 事實上,大家猜的沒錯,于謙的確遇到了一件難以啟齒之事,不是不敢說,是他這個兵部尚書實在沒臉說。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