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大地破碎了,出來的是一尊魔胎。 我深刻領悟到,佛,是救不了這個世界的。 拳經里,這樣的征兆,似乎是所謂的氣魄凝形。 真魔降世,我因此無師自通的領悟了一門拳法,然后輕易的打死了追來的空智和尚。 諷刺的是,這個和尚的氣魄,竟然是一尊金佛。 我去渡佛,誰來渡我?! 哈!哈!哈! 我不禁因此而狂笑,不知道笑的是佛,還是自己。 之后我返回了水月寺,欲要誅盡賊寇。 但在半途,我遇到了,被譽為佛門在世佛陀的正法禪師。 我雖立地成魔,但終究不敵。 只嘆! 只嘆不能盡誅賊寇! …… 趙成陷入了思索,通過日記,趙成有些難以判斷,自己若是余盡降臨,究竟會降臨到哪個時間段。 主要有兩個可能性,一個是慧覺立地成魔的時候,那個時刻,無疑是對方生命中最深刻的時刻。 但也不排除,對方最深刻的,是之前種地時候的那一段歲月。 就像孫銘一樣,最深刻的,并非是盡誅仇寇的生命巔峰時刻,而是在天鳳館里,看腿的時候。 不過趙成想了想,哪怕不是對方立地成魔的時候,種地那一段,似乎也不虧,對那所謂的從大地之中,源源不斷的獲得力量,趙成很有興趣。 這種事情,在現實的劍道里,也有類似的說法。 不過,那是劍豪的修行,心容森羅萬象,從天地萬象之中,汲取精神力量,并不是只局限于大地。 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在悟道,但又不是剎那的頓悟,而是一個潤物細無聲的過程。 慧覺能夠不練拳法,而武道境界,蹭蹭蹭的漲,顯然就是因為其一直都在悟道。 這種情況下,哪怕對方拳法天賦不高,但也架不住世界直接給灌輸功力。 心里想著,趙成打算賭一把,贏了血賺,輸了也就少賺一點,總之自己是不虧的。 是以,趙成當即使用了苦心者的星火余盡。 立時,天地變幻,宙光逆轉! …… 「想不到,小小一個水月寺,還藏著一個這么能跑的和尚!」 一個穿著月白僧袍,看起來約莫三十來歲,豐盛如玉的僧人,踏月而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