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就在趙成回去的第二天,仙臨鄉,趙成的老家里,便開始大擺宴席,并打算一連擺上三天。 不僅僅如此,趙成的叔叔,本來打算請上戲班子,直接唱戲唱個十天十夜的,不過卻被趙父勸住了,感覺太張揚了,是以最后決定,只唱個三天。 就這般舉動,絲毫不夸張。 這也是在現代,要是在古時候,一個家里出了個狀元,家資稍微雄厚一點的,為了圖個喜慶,宴席擺上一個月,大戲唱上一個月的,數不勝數。 而戲班和宴席方面,聽到說是給狀元家唱戲,甚至還一度出現了爭搶的情況。 一是吉利,二是名聲! 特別是后者,這才是他們爭搶的根本原因,名聲這東西,和利益是等同的。 甚至,為了這個名額,他們甚至愿意倒給錢。 這種陣仗,是把趙父和趙成的叔叔都整不會了,著實開了眼界。 最后還是趙成的爺爺出馬,說該是什么價,還是什么價,至于誰來,就抽簽來決定,交給老天爺,這才將亂子平息。 老爺子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心里卻是門清,沒必要為了一點錢,而留下不好的名聲,哪怕僅僅只是有那個可能性,也不值當。 是以,早在趙成回家之前,大戲臺子就打起來了,流水席的棚子,也搭好了。 至于給親戚朋友的請柬,亦是前兩天就送到了。 卻是家里人也知道趙成時間緊張,要不了幾天就是開學,在家里呆不久,所以提前就把事情張羅好了。 總之,等到趙成到家里的時候,宴席還沒開始,就有一些客人已經到了。 等到第二天的時候,趙家更是前所未有的熱鬧,許多和趙家的確存在血緣關系,但早就淡了往來的親戚都來了,有些人在血脈上更是隔了五六代,都根本不知道有這些人,但一翻族譜,還真都是同一個祖宗。 要放在古代,狀元都有朝廷賜的田地,免賦稅,若是有經營的想法,輕易的就能藉此匯聚出一批族人來,這也是所謂家族的雛形之一。 趙成其實不太喜歡這種場合,不過趙父趙母,還有趙成的爺爺奶奶,卻是很喜歡這種熱鬧,臉上都是掛滿了笑容,精力更是似乎無窮無盡。 比如說趙父趙母,同輩人的一聲聲哥哥姐姐,晚輩的一聲聲伯伯母,都讓他們喜笑顏開。 這都是面子。 之后,伴隨著鞭炮聲,宴席正是開始,而趙成,更是以水帶酒,向著長輩坐著的那些桌子一座座的敬灑。 也僅限長輩,同輩人,還沒有這個面子。 要按照古代迷信的說法,是要折損福壽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