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風向-《七國駙馬》
第(2/3)頁
事實上,皇帝對言官們是又愛又恨的。因為,皇帝常常利用他們達到自己的目的,但是,卻又常常頭痛這些家伙利用自己達到他們的目的。
拿刀子的不怕,耍嘴皮子的不要惹,歷史上,常常出現這種怪事,在朝堂上,人們不怕那些看上去惡狠狠的武將,卻對這些看上去斯斯文文的靠嘴皮子討生活的言官。
大頌朝有不殺文官的祖訓,所以言官們每次出戰都是勝利的。
但是,這一次,好像有點不一樣。
首先,是臨安府相關的部門給御使們遞了通告,然后是御使們幾乎人人都向皇上遞了折子,這是他們固有的開戰方式,先是地方或其他小衙門,將他們的目標用各種方式捅到御使那兒,又或地方御使偶然發現問題,然后向上級通告,最后御使臺的御使頭兒輪著給皇帝遞折子。
這種開戰的方式已用了很久了,每次都勝利。但這一次,皇上一直沒有動靜,既沒批復也沒朝議。
于是,他們沉不住氣了,準備在朝會上直接上奏。
但自從史利遠把控朝政后,他們習慣在朝會直接向皇帝“質詢”前,都會先去找史利遠“洽商”,其實就是請示,沒這個“大哥大”的支持,不好向皇帝“發難”。
令御使們吃驚的是,史利遠竟然一反常態,用并不委婉的方式告訴他們,不要惹那個姓馬的小子,否則,會死得很慘的。
這是什么回事?死得很慘?難道那小子敢打人?
他應該不敢打人吧…但是…但是如果在街上,悄悄的從背后砸板磚怎么辦?知道也拿他沒辦法啊,他一定會做到不留下任何證據。沒有證據,拿他怎么辦?
太可怕了,雖然說清流們都不畏強權,不怕流血不怕犧牲。但是,如果這樣那個…真是太不值……。
于是,有些言官打退堂鼓了,不再遞折子,更不提在朝會上向皇帝“發難”,甚至,有人已不再說這件事。
無論是誰,總有幾個朋友的,秦檜都有好朋友不是?所以,楊顯河也是有真朋友的,皇帝的態度,史利遠的說話,言官們的動態,很快便有人告訴了他。
史利遠竟然站在那混蛋一邊?嗯,對了,他的兒子就在特區坐班…理解了。但是,為什么姐夫會是這樣的態度呢?真是無法理解啊,難道…他對姐姐…楊顯河雖然不是很聰明,但他并不是一個不用腦子的人,只是平時腦子都用在別的地方而已。
這次,腦子用準了地方,居然想到龍廣寧也許對他姐姐有看法了,這個事,得馬上告訴姐姐,順便,進宮直接告狀。
楊顯河進宮了,還沒向楊皇后問好,就被罵了。
楊皇帝出身并不高貴,所以說話和那些所謂的大家閨秀是不一樣的,她指著剛進門的楊顯河罵道:“楊顯河,你多久沒進宮看家姐了。”
嗯,正所謂一入候門深似海,候門都那么深,皇門就更深了,雖然貴為皇后,其實平時是悶得很的,幾乎,皇宮內宛這一畝三分地就是她后半生的活動地了。皇后,聽上去很高貴,其實無疑于坐牢,只是這個牢房較大一些罷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