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咦?”晉遙有些詫異,他明明已經抓住了白璃,可是手掌之中卻沒傳來半點觸感。 這也就意味著,他并沒有抓中! 可是現場也沒有再出現白璃的身影,也就是說,他并沒有抓錯。 然而,白璃明明已經被他抓住了,可是卻為什么沒有觸感呢? “虛實之間,有無之內,是為無極!”白璃的聲音傳來。 晉遙確實是抓到她了,可是又沒有。 這就是道家功法的奇特之處,老子并不是只有上善若水,同樣虛實、有無也是道家的核心之一。 例如莊周夢蝶其實也是在追尋老子的虛實有無。 因此,晉遙抓到了,也沒有抓到。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博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不可名,復歸于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尾。” 老子在《道德經》當中用了很大的篇幅來解釋有無的關系,可是即便是這樣,也依舊讓人很難弄清楚有無的關系和概念。 老子說房子本來是不存在的,但是有了窗戶、有了門戶,有了能夠遮風擋雨的屋頂,房子就存在了。 老子又說,車子是不存在的,有了輪轂、有了輪子,車子也就存在了。 所以有與無之間是緊密聯系的,是各方的配合協調,而出現了有。 按照事物是普遍聯系來闡述有無的關系是有無相生的。 而用武學來實現,就是說白璃本身就是由肢體來組成的,而這些肢體又是由物質來組成的。 晉遙抓住的也只是這些肢體的組成物質,當晉遙抓住它們的時候,它們并沒有組成白璃,也因此,晉遙抓住的只是這些組成部分,而不是白璃。 所謂的滴血重生,其實也是可以這么來解釋。 白璃的身影消散,卻又在晉遙身側不遠處重新凝聚,朝著晉遙再次揮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