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文化中原節目組開始了宣傳,中原衛視傾斜了不少資源,希望能先將節目的熱度炒作起來,將大家的期待拉起來。 一組組各路媒體拍攝的王程,文依曉,朱子琪,韓瀟,安可茹等人的照片出現在了各大社交平臺上,引起了很多人的好奇和關注。 但是。 很多人真的沒聽過這個節目名字。 有些人雖然沒聽過節目,但是出于好奇和對王程和文依曉等人的支持,去找了文化中原的往期節目看了看,然后都是滿臉的失望。 因為…… 絕大多數人根本看不下去,太無聊了。 各大平臺上到處都有對這個節目的吐槽,以及對王程和文依曉等人選擇這個節目合作的不解。 “我第一次看中原衛視的節目,還是完全沒聽過名字的節目,好奇怪……” “看了一期,一點都不好看呀!” “竟然是個文化科教類的節目,我看了一期,也太無聊了。” “王程為什么要參加這個節目?文依曉她們為什么要參加?沒看出一點看點,很無聊的節目。” “上次王程剛開始要去鄉村生活的時候,我也看了鄉村生活感覺很無聊,看了王程和文依曉他們的節目之后才覺得有意思!希望,這次的文化中原也能這樣吧……我連十分鐘都沒看下去,太無聊了。” “這次文化中原要怎么拍呀?讓王程和文依曉,朱子琪,韓瀟,安可茹當嘉賓解說?感覺太大材小用了吧,讓他們舞臺演唱的話,和文化中原的節目核心不符合呀……感覺很矛盾!” “這是中原衛視第一次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吧?” …… 這的確是中原衛視第一次成為諸多觀眾和業內關注的焦點。 在之前,中原衛視一直都是一個透明的存在,在華夏中部和東部區域,可以說是存在感最低的,也就比隔壁的湘北衛視稍微好一點,周圍其他電視臺的關注度都在中原衛視之上。 此時,就連剛剛借助鄉村生活大火成為焦點的湘南衛視,圈內外的熱度都在中原衛視之下。 湘南衛視的諸多高層和骨干也都在關注中原衛視文化中原節目的進度,想知道這個沒有任何一點娛樂性的冷門文化科教類的節目,會在王程等人的加入下,錄制出什么樣的節目來…… 周文,張會中,李馳三人來到楊副臺長的辦公室。 李馳將上期鄉村生活節目的最新數據交給了楊副臺長,微笑道:“臺長,真沒想到,十個小時的在線視頻,播放量會這么高,這個驚喜有點大……” 湘南衛視相對于其他衛視最大的優勢,就是有自己的在線平臺,并且是已經成長起來的在線平臺,雖然不如企鵝等幾個主流在線視頻平臺,卻也是僅次于幾大主流一線的二線平臺,流量絕對不容小覷! 當然,最重要的是,這個平臺是湘南衛視自己的,自己家的節目上線自己家的平臺,將錢全部裝進了自己的兜里。 不用像其他電視臺一樣,節目還要在企鵝等平臺上線,要看這些平臺的臉色,收入也要被分走一部分。 這也是最近幾年湘南衛視沒什么爆款節目,卻依舊能穩坐地方第一商業電視臺寶座的原因之一! 不過…… 流量終究是不如企鵝視頻等主流平臺,所以即便是湘南衛視的王牌節目,播放量也沒有太逆天,一周能有個五六千萬播放量就很成功了,偶爾爆發一期,周播放量能破億,就能給湘南衛視帶來大量的好處。 而這次,王程和文依曉,安可茹,韓瀟,朱子琪幾人一起錄制的鄉村生活,不只是在收視率上打破了同時段的全國紀錄,以及湘南衛視自己十年來的最高記錄,同時也創造了湘南衛視自己在線平臺的播放量記錄…… 這可以說是湘南衛視的一次里程碑式的勝利。 十年來,湘南衛視沒有取得過如此重大的進步和勝利,給湘南衛視帶來的好處可謂是長期的紅利。 楊副臺長拿起數據看了一眼,眼睛就綻放出光芒,微微驚訝地問道:“首日播放量過兩億?咱們臺里的節目,之前最高的首日播放量也就是過千萬吧?這一下子提高了二十倍?” 這提升幅度,堪稱嚇人,楊副臺長已經極其克制自己的情緒,不然可能會目瞪口呆。 張會中笑道:“這次提升的確很大,但其實還能更多,不過我們平臺的用戶數量限制了。所以,我們的平臺因此得到了不小的好處,我得到消息,在線運營那邊都忙起來了,昨天一天就新增了上千萬新用戶,比他們過去一年增加的還多……” 這都是大好事! 楊副臺長眼中閃過一絲激動。 李馳也跟著說道:“這節目如果放在企鵝視頻,首日播放量至少過五億,如果時間縮短成兩小時的,首日播放量過十億都可能!王程和文依曉他們幾個一起的吸引力非常大,王程的表現也太過驚艷。” 楊副臺長抓緊冷靜下來,臉上的笑容極其燦爛:“這太好了!這期節目可以源源不斷的幫我們引流。” 再次仔細看了看報表,楊副臺長將報表鄭重地放在桌子上,等會兒還可以拿起來繼續欣賞,目光掃過李馳和周文這兩位,語氣認真地說道:“老李,老周,你們這次火了!” 周文現在被稱作是湘南衛視最有文化底蘊的主持人,沒有之一,其儒雅和博學的形象,在鄉村衛視節目上被很多人認可和吸引,其微博賬號的關注人數暴漲,已經突破了千萬級數…… 李馳現在也被業內稱作是被低估的綜藝導演之一。 張會中雖然參與了,但是本身就是成名已久的大導演,而且也只是副導演,所以對他的贊譽倒是沒有多少。 李馳笑道:“這都是領導們的魄力,我只是做好了自己的本職工作!如果不是你們把王程他們帶來,也沒有這期節目。” 李馳實話實說,沒有夸自己的功勞,因為他是真沒感覺自己做了什么了不得的事情。 就是按照之前的節奏錄制了一期節目而已,節目形式也沒有什么創新,只是節目嘉賓不一樣,嘉賓們展現的才藝水準不一樣而已…… 所以,他知道,這期節目的成功,他的功勞算是最小的,還不如周文的貢獻。 畢竟,周文在節目里和王程的聊天展現出的諸多學識和學者氣質,也是節目吸引點之一。 周文也微笑道:“楊臺長,李導,張導,咱們都是自己人,就沒必要說這些了。這期節目能成功,我們都知道,王程是第一因素,而各位領導和張導們不惜代價把王程買過來,才是最大的功勞。”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