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最后幾句寫完。 王程拿著毛筆站了起來,長出一口氣,然后緩緩將毛筆放下。 現場卻是依舊安靜了十幾秒! 然后,主持人的聲音打破了這份寂靜,主持人聲音有一絲顫抖地念出了最后幾句:“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寫的真好!” 每一個人,都能從這幾句當中,感受到唐玄宗心中對于楊貴妃的死,那種無盡的恨意。 愛之深,則恨之切! 也從唐玄宗這種情感,側面描繪出,他們每個人都盛唐突然由盛轉衰的這種無奈和惱恨。 前一天還是歌舞升平,盛世繁華…… 一夜過去,突然就天下大亂了! 這種突然的反差,讓每一個生活在盛唐的人都一時間有些無法接受。 也同樣讓后世諸多向往盛唐的華夏后人感覺到惋惜,每個人都不止一次的幻想過,如果大堂不會突然由盛轉衰,是不是就能繼續強盛幾十年,然后逐漸一步步的緩慢衰弱走向滅亡,那是不是整個華夏的歷史都會巨變,世界格局也會不一樣? 盛唐多存在幾十上百年,是不是能更進一步開疆拓土,能更進一步將華夏文化傳播更遠? 這種假設,只能存在于現在每個人的幻想當中了…… 這種遺憾,也刻印在每個華夏人名的骨子里! 唯漢唐以強亡! 漢族,唐人,也是唯二能代表華夏一族的稱呼。 如潘瑤,文依曉,朱子琪,韓瀟,安可茹,俞鴻,汪紅伊,溫寒月,陳雨琪等感性的人心中,看到的更多是關于愛情的描述,和親手殺了愛人的恨意! 但是…… 如王建彬,張國斌,唐遠鵬,楊奕等人,更多的則是看到了這首長恨歌背后對于大堂突然由盛轉衰,從此走向亂世的惋惜以及一點遺憾。 而描述這樣沉重的政治歷史題材的敘事詩,并沒有好的作品流傳下來! 王程這首長恨歌,在他們心中的地位一下子上升了許多。 因為,這是他們記憶中唯一的一首描寫安史之亂,描寫盛唐轉衰,描寫盛唐天下大亂的千古佳作級別的敘事詩! 而且,這首詩還用了諸多的藝術手法。 從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愛情切入,從兩人的視覺來表達對盛唐的惋惜和遺憾! 其中還引用了諸多的民間傳說和故事,進行了藝術加工! 王建彬輕聲贊嘆:“這首詩,在藝術和文學上來說,可能不如滕王閣序。但是,在歷史研究價值上,絕對是王程所有作品當中之最。” 張國斌微笑道:“對呀,王程這首長恨歌,在所有敘事詩當中,足以排進前三!” 張毅恒嘴唇動了動,他想說足以排在榜首,算是古詩當中第一敘事詩,但是眼神看了看不遠處坐著的幾位老者,就沒有說出來。 現在這首作品剛出來,王程也還太年輕,如果一下子就說是歷史第一,只會給王程引來非議! 敘事詩,可以當做歷史背景的佐證和參考,所以非常具有歷史研究價值。 但是,如滕王閣序這樣驚艷天下的千古第一駢文,其實并沒有多少歷史研究價值,但是其文學價值卻又極其驚人。 主持人念完過了幾秒,現場才猛然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所有人都迅速站了起來,使勁的鼓掌,即便是那幾位文壇大佬,此刻也面帶僵硬的微笑,站著輕輕拍手,不過只是拍了幾下就緩緩坐了下來,面色再次恢復平靜,顯然能站起來給王程鼓掌幾下,在他們看來就是給王程最大的面子和認可了。 如果不是這首敘事詩實在是太精彩了,他們肯定不會站起來,拍拍手就是給面子了! 而王程在諸多掌聲中,依舊是一貫的平靜,在所有人的注視下,輕輕將自己寫的了足足三張紙的長篇敘事詩長恨歌拿了起來,眼中有一絲滿意,隨后就在所有人心疼的注視下,隨意將三張紙收了起來,絲毫不怕將其墨跡弄花。 然后,王程正想離開回自己的座位,突然看到了剛才寫的那首清平調,微微皺了皺眉,看了看旁邊瞪著水汪汪的大眼睛,穿著紅色宮裝的潘瑤,隨手將寫這首清平調遞給了潘瑤:“給你了!” 潘瑤楞了一下! 現場的掌聲都突然停止了下來。 一雙雙眼睛看向舞臺,都滿是不敢相信! 文依曉,朱子琪,汪紅伊,俞鴻等人都羨慕的眼睛發紅了。 其他人更是羨慕嫉妒的都顫抖了…… 這可是王程的真跡呀!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