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送走方孝孺后,朱冠文坐在武英殿內(nèi),陷入了沉思。 自古得國最正者,莫過于大明朝。 大明朝是真正由窮苦百姓推翻殘酷的統(tǒng)治階級而建立的國家。 不稱臣,不納貢,不和親,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是何等的鐵骨錚錚。 但大明朝又是歷史上‘最窮’的國家。 窮到什么程度呢? 據(jù)說朝廷平定叛亂,需要在朝堂上向大臣們,以及權(quán)貴們借錢。 連皇帝穿的龍袍,都是打補丁的。 當(dāng)初朱冠文好奇明朝皇帝穿的龍袍,是不是跟傳言中的一樣,便親自跑去驗證,結(jié)果摸了幾下就掉了一顆扣子。 為了這顆扣子,還差點鬧出人命。 由此可見,大明朝是真的窮。 但窮不可怕,可怕的是,窮不思變。 看似日益繁盛的大明朝,實際上是一個活火山,就算沒有朱棣靖難,也會面臨爆發(fā)的危險。 朱元璋在世的時候,土地兼并,糧稅貪污等情況,屢屢發(fā)生。 就算朱元璋施以酷刑,嚴(yán)懲不法分子,一樣沒能解決大明朝的問題。 其根本原因,還是在于朱元璋自己。 他對別人狠,對自己的兒孫,格外寬容。 比如朱元璋曾下令,讓朝廷供養(yǎng)他的子孫后代。 也就是說,那些藩王,以及藩王的后人,不用去干活,在家吃皇糧就夠了。 雖然這種做法,歷朝歷代的皇帝都有,但像朱元璋這么缺心眼的,還是頭一個。 倒不是黑老朱,而是事實。 但凡學(xué)過‘指數(shù)’的,都不會下這么荒唐的命令。 一個皇朝的皇族,前期肯定沒多少人,但經(jīng)過幾代繁衍,那人數(shù)不得幾萬,甚至十幾萬人? 這么多人讓本就拮據(jù)的朝廷負擔(dān),那還不得拖垮整個朝廷? 更離譜的是,老朱還規(guī)定子孫后代不用交稅! 好山好水好地,都被你子孫后代占了,產(chǎn)出的東西,又不交稅,朝廷拿什么養(yǎng)你子孫后代? 只有不停的剝削貧苦百姓! 長此以往,這個國家能有不亡的道理? 朱冠文雖然歷史不怎么好,但算賬的本事,恐怕整個大明朝都沒人比他強。 只是粗略一算,他就知道不行。 其實,朱冠文現(xiàn)在有點理解朱允炆了。 坐在朱允炆那個位置,若不改變現(xiàn)狀,大明朝會一直窮下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