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姚廣孝沉吟了片刻,答道:“依貧僧之見,既然王爺不想讓烏格齊坐大,不如暗中扶持他的敵對勢力,讓他們鷸蚌相爭!” “想法雖好,但有養虎為患的風險!” 朱樂搖頭道:“本王只需爭取準備的時間,無需浪費太多的精力在他們身上?!? “更何況,烏格齊控制不了瓦剌多久,就會有新的勢力,取而代之。” “王爺為何如此肯定?”姚廣孝有些不解的問道。 朱樂看了他一眼,幽幽地道:“草原人與中原人不同,他們沒有安定下來的傳統,一生都在爭權奪利。烏格齊能弒汗奪位,其他部落的首領也能效仿?!? “所以,本王只需打開烏格齊弒汗奪位的先河,瓦剌各部必定會亂起來,甚至徹底分裂?!? 他說的是事實,因為歷史上的瓦剌,正是因為這次弒汗奪位,逐漸走向分裂。 不過,那時候的大明也在內戰,錯過了覆滅北元殘余勢力的最佳時機。 后來瓦剌分裂出一個韃靼,成為東部的‘霸主’,與西部的瓦剌常年內戰。 就算朱棣登位后,大明也經常受到這兩個‘霸主’的襲擾。 不過,大明每次都會打服他們。 但也只是打服,并沒有徹底解決。 真正解決北元殘余勢力,還要追溯到清乾隆時期。 明朝花了兩百多年都沒解決北元殘余勢力,清朝只花了幾十年,說起來挺諷刺的。 有時候機會就是這樣,一旦錯過了,就真的錯過了。 但朱樂覺得無所謂。 凡事都有利弊。 大明沒有趁機覆滅北元殘余勢力,是因為朱允炆削藩,破壞了老朱的大局。 可朱棣也是因為削藩,奪取了皇位。 所以當務之急,還是先奪取皇位。 只要奪取皇位,朱樂有的是手段解決北元殘余勢力。 肯定不用交給子孫后代,乃至辮子王朝去解決。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