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第三個則是鬼域世界,陽世之力荏弱,僵尸,惡鬼,精魅橫行,邪氣勝過正氣,現(xiàn)在此界中人多修的是吳己的玄天正法,斬妖除魔。」 「第四個世界則是文道世界,走的則是學說理念之道,圣賢之道,如今此界中人多修的卻是神主你的香火超英之道,其中儒士越養(yǎng)望,名聲越大,越有不可思議之力,但在八個世界競爭中,卻明顯占了下風,如今在和第一個人道王朝世界結盟,已經(jīng)開始計劃兩界融合了。」 「第五個世界則是低級修仙世界,走的是百日筑基,內煉觀想的法門,如今此界中民,修持的更多是神主你傳授的地師福地之道,現(xiàn)在兩相結合,在修補世界上,八個世界之中,此界是第一名,已經(jīng)在往風水升仙的尸解仙,還有營造福地洞天的地仙方面走了,現(xiàn)在和鬼域世界之中的人結盟了,也在圖謀相互融合,互相修補。」 「第六個世界則是機關世界,此界中民雖有武力,道術之流,但都是屬于旁門,其更多是探索天地之理,格物致知,善假外物,如今修持的是黃魁的十方魔道,以天魔作機關器靈,以天魔念頭作計算工具,現(xiàn)在在和武道世界結盟,打算試試以武者,駕馭更厲害的肉身裝甲,其中煉器之道。」 「第七個世界是恐怖邪祟世界,有不可思議之怪談,各種規(guī)則,詭異之物,如今走的是昴日的大日烘爐法門,煉化一切邪祟作丹元,算是走陽極氣血人仙武道,和前面的人仙武道又有些差異,是純陽武道,和仙道的純陽念頭,神道的陽神,有異曲同工之妙。」 「第八個世界則是一處御獸世界,此界有諸多御獸,人也可以變成野獸之流,如今是涵芝的蘑孤道大行其道,開啟了用蘑孤培育御獸的道路,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金丹級數(shù)的強大御獸了,現(xiàn)在則是和前面那個邪祟世界的純陽武道合作,因為邪祟死亡后產生的灰盡,對種蘑孤來說,是十分重要的養(yǎng)料,現(xiàn)在也有融合的趨勢。」 「如今八個小千世界,各自救世也救得差不多,畢竟只是小千世界,對付的敵人,也不可能超過七品。」 「不過外擾定下,內里卻不會這么潦草結束,如今看著是兩兩結盟,但其實情況還要復雜得多。」 「有內鬼的內鬼已經(jīng)坐上了高位,有暗中結盟的算計明面上結盟的,有明面上是兩界結盟,其實是三界結盟,互為犄角之勢的。」 槐蔭仙子笑道:「這樣合縱連橫,卻叫我增加了許多智慧,這八個小千世界智慧碰撞,效果遠大于一個世界埋頭苦干,我現(xiàn)在看哪個世界,都比原來的世界要強大個幾倍,也更多元化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我估計再過兩年,這八個世界,就會徹底變成四個世界,甚至三個世界,然后迅速開戰(zhàn),打破狗腦,反而比前期八個小千世界的時候,更快結束。」 黃天笑道:「那你覺得哪個世界可以成功融合其他七個小千世界,蛻變成中千世界。」 槐蔭仙子笑道:「我覺得還是這個人道王朝世界可能性大。」 「為何這么說?」 「肉身神通世界,崇尚力量,腦子不是很發(fā)達,如此慕強之余,又希望打敗強者,叫他們殺滅混沌妖魔,一些邪祟之流,那是沒有問題,但要統(tǒng)合戰(zhàn)力,建立成規(guī)模的組織,只怕也有局限性。」 同理,其他幾個純力量路線的幾個世界,雖然力量強大,但都有誰也不服誰的意思,因此妾身將他們排除在外。 「修仙世界的話,各自尋求逍遙,更是一些地仙,尸解仙,明顯都是喜歡清靜,只想長生的。」 「儒道世界那就更是,俗話說,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打打嘴炮可以,出謀劃策也行,可真要氣吞八界,還真沒有這個能力。」 黃天贊許的點點頭:「我亦是如此念頭,只是此王朝氣運世界,竟然將神道,仙道,都壓伏,未來只怕也不會敬畏你我,將來或許就是人間神庭,人官便是神官,人王便是神王,帝權和神權合一,我們的救世神話,在此后混個神位可以,但很難成就此界至高,說不得還會養(yǎng)出一個中千天帝來。」 槐蔭道:「這些妾身都已經(jīng)算計好了,白蓮凈世的主神是黃天神主您。」 「此界王庭皇帝打的旗號就是黃天圣子,從某中意義來說,是神主和妾身的孩子,如此才叫他從小小草莽,一舉在末世造反成功,成就此界人道之主。」 「如果他想要斬去妾身和神主的影響,其氣運根基,便一樣會被斬斷,只怕二世而亡,我們又可以扶持新的草莽龍蛇,去繼承他的功果。」 「況且,那都是世界合并,晉升中千的事情了,其失去了融合世界的,大一統(tǒng)的「天命」,那么,其他七個世界,其實也算是正統(tǒng),皇帝輪流轉,今年到我家。 黃天點點頭,這就是經(jīng)典的前世陰陽家的「五帝五運輪轉」學說一樣,不過槐蔭能領悟這點,也是很厲害了。 九洲世界神道打壓人道,根本沒有人道一統(tǒng)的機會,便是一個洲都沒有獨占一洲的王朝,便是東極洲,都是由三個王朝組成,大周王朝,大虞王朝,大同王朝,因此都城皇,東極洲都有三個。 其他洲域便更不用說了,西方佛門洲陸都是佛國,國主都是些菩薩,羅漢。南靈洲仙道治世,也是小國寡民的狀態(tài),北寒洲疾苦,基本以部落形式存在,中神洲都是各種權柄神祇,一律的地上神國,因此這些凡人更多都是神活在神國領域之中,是各路神祇的教宗治理凡人。根本沒有這種人道壯大的土壤。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