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四 人道如龍,大爭之世-《福德天官》
第(1/3)頁
那國王既然如此說,可馬面卻感悟不到,只是茫然點點頭,對這突然來到的親情有些不知所措。
“你自出生以來,還沒有一個名字,如今既然要離去,那我便為你取一個俗家名諱,妙善如何?”
妙善微微點頭,跪下對著父王母后磕頭三個:“妙善多謝父王,母后這些年的養育之恩。”
卻是頭也不回的出城而去。
白振和玉真子暗中護送,至于木叉則又顯露了身形來,和妙善交談佛法真諦,一邊往玉京山趕去。
妙善肉體凡胎,卻也跋山涉水,一心虔誠,不愿意同木叉使用神通道法,只按著迅捷的法門去,而是三步一拜,五步一叩首,用來顯示虔誠。
白振卻有些擔心:“我們這樣哄騙他去,會不會有事,師尊畢竟是仙道出身。”
玉真子卻道:“怕什么,神修得,佛修得,仙也修得,況且師尊不是說他在佛門也有門路么?他愿意修仙就修仙,只愿意修佛那就修佛唄,金丹舍利,混同一物罷了,金身,仙體,也只是形色之別。”
于是暗暗護持了好幾個月,終于到達了玉京山上,回來稟報祖師。
黃昊自然知曉他們用了什么手段,卻是笑道:“你們難道不曾告訴他,我玉京山只修元始天尊說升仙得道經么?”
“師尊,我們也怕他不來,硬抓了來不好。”
黃昊搖頭:“或強行改換,或哄騙欺瞞,并無二樣。”
卻道:“這便是埋下了因果根由,他將來還是要往佛門去的。”
隨即又道:“算了,也不怪你們,他本來就是佛門的,又是那位精通十二因緣的大精進如來尊親自安排,別說我的大日如來佛果還沒成就,就算是本體的接引佛陀果位照樣沒有成就。”
隨即道:“至于那木叉,便反作那妙善的護法吧,我亦傳法而下。”
白振兩個聽聞還有一段因果,便不再作聲,生怕被罵。
那妙善此時已經來到了玉京山,只見得此山,冠于八方之妙境,山有七寶城,城有七寶宮,宮有七寶玄臺。其山自然生七寶之樹。
更有清池豢養龍鯉,仙鶴群游,白猿攀樹,靈龜望月。
光景和別處山川皆不同,渺渺恍惚天上境界,不似凡塵煙火色。
卻見一太陽之象,有紫陽,玄陽,赤陽,純陽,朝陽,旭陽,使得霞光絢爛,如霞似錦。
太陽便是黃昊了,乃是無上光明之相,只是他漸漸從太陽本身,追溯到“開天辟地之時,宇宙混沌之中第一道光,從此混沌光暗分明,乃有陰陽。”
這個陽,不再是太陽的陽,而是混沌本質劃分陰陽的陽。
日姆雖然要奪回純陽之炁,但恰恰如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叫黃昊在得失之間,看到了更光明的道途。
當然也有碧波證道,他也得了一部分太乙證道的感悟,從而明悟了自身方向的緣故。
妙善也未曾見過真佛,但見黃昊無量光的道相,頓時拜伏:“弟子妙善,見過佛主。”
“妙善,本座于神道,乃天上太陽之主,將證郁儀帝君,于仙道,為玉京祖師,開辟此方世界玉京元始道統,于佛門,乃是大日如來,不動明王尊,今而你與我有緣,我允你佛道雙修,授元始天尊說升天得道經,般若心經各一篇。”
妙善腦補道:“佛陀傳法三千界,皆便宜傳法演示,弟子當也如是。”
隨即恭敬接過兩篇功法,隨即乃在玉京山上修持。
黃昊微微點頭,卻看向了東極洲之處,作為日姆的“兒子”,那些即將出世的小金烏,可謂是自己的弟弟們,可這些金烏,又是日姆自己的意識意志,脫胎返還原本太陽星君的本質,將不想要的“姆道神性”遺留在原本的身軀之中。
如今這些弟弟們卻是要被“算計”,因此命數和他這個“血親兄長”,隱隱相關,到了關鍵時刻,不能不救。
“需得斷了這個母子情分才是,不然將來不曉得惹出多少禍端來,只怕也會算在我頭上一份。”
可惜又沒有什么好的辦法,自己的權柄得自太陽星君,就是所謂“神授”,天然地位矮上一些。
“本體還拿了一粒行者道果給我,叫那圣孫來見我時給他,那圣孫不來南靈洲,便先研究研究,研究一份護教大法才好,將來或有斗爭,只讓弟子們出手便是。”
黃昊也沒自創過功法,但是寫過,當即這里抄了一些,那里摘了一段,俺尋思了過去,很快便參悟得一部脫胎于黃魁天罡地煞變化的“八九玄功”來。
此法不能變作法寶,但卻是將肉身作法寶錘煉的,乃是“肉身成圣,武道行者”的大法門,大神通。
只是修持此法,需要天分才情極高,又得資源足夠,乃是堆砌資源的修法,即所謂“蝗蟲修仙”,只進不出的修法。
剛剛出世,便有天雷落下,不允成文,只得口口相傳,無法書于文字,即便寫出來,也是扭曲的天書文字,叫人無法看懂。
這般創造之后,黃魁那邊就不答應了:“你怎么就抄我的,抄的還比我好,我都沒被天道警告,你怎么被警告了。”
渾然不想,自家把修成的人,變成的都是什么先天靈寶去了,這不僅不損失天地本源,還有些小賺呢,只能說魔道于人道來說是魔道,于天道而言,或許就是一個清理回收,反復利用的這么一個角色。
將功法傳了去,白振修持不得,唯有玉真子得了一些竅門,很快便可以變化騰挪,對這法門越發上心的修持。
而天妖洲中,妖皇正在朝會,天妖洲乃是各族部落聚居,也分府,縣,鄉,但都是各部落長老議事,并沒有府令,縣令。
老妖丞相乃是原先出自東海青丘的九尾狐王,是位叫“萬歲狐王”的,乃是九尾天狐得道,修持幾萬歲,成就的仙道,天庭的九尾娘娘,便是他的堂姑姑。
卻聽這萬歲狐王老丞相開口道:“陛下,近來我妖族紛紛血脈返祖,幾乎堪比天開天辟地之后,一二代天帝治理之時,各種山海奇種,上古神異,紛紛出世,增加了我妖族底蘊。”
“可天妖洲狹弱,僅僅供養我等萬族,便已經疲憊,將來為了生存,各部落必然會忍不住擴張,原先還有三界山作屏障,現在沒了三界山,蠻荒洲,東極洲,天外洲,各部族都可去得,只怕會有摩擦。”
妖皇皺眉道:“我亦精通周天星斗神算術,看得出如今天地變幻動蕩,雖是蒸蒸日上的樣子,但其實按照卦理,自三代天帝失德失位之后,已經過了六十幾劫運,一劫一卦的話,已經是既濟,未濟之相。”
“等著未濟卦消,乃復作乾卦,何也,天帝登臨也。”
“既濟,未濟,都是水火之卦,水對應的乃是上元水運,火呢?只怕又有一番動亂。”
“只怕天下都將會水深火熱,刀兵四起,并非我們妖族可以避免的。”
妖皇的真身乃是九色鹿,是祥瑞之獸,亦是圣道王道之獸,更別說師從上古“白澤”,因為有“通曉”之能。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