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重筑營壘-《大宋月明自梁山話事人開始》
第(3/3)頁
梁山要招兵買馬,宛子城如果按照現在的布局胡亂擴建,很多地面空間會白白浪費,未來若再整頓會相當麻煩。
還不如趁著現在人馬不多,重新規劃設計。
首先,聚義廳要重建!
宛子城四面環山,中間比較平整,而聚義廳就建在正中位置。也不知梁山的聚義廳是什么時候建立起來的,規模還是有點小了,要想容納一百個人得坐的密密麻麻的。
以聚義廳為中心,宛子城后方,林瑜計劃完全打造成住宅區。
聚義廳的后方,建立兩個演武場,以供平日里梁山頭領習武所用。
演武場中間鋪設一條青磚寬路,直通北山關口。青磚路挨著東邊劃出一片區域修建二層閣樓,以供山寨頭領居住。其余部分建造三層樓的平房,供山寨頭目和嘍啰居住。
在住宅區中央位置兩側,林瑜預留了一片區域作為將來的生活休閑區,后續再修建兩個廣場,靠近青磚路的地方可以臨街設立一些商鋪。
之前的伙房林瑜打算移到宛子城的西北角,進行擴建,命名為一伙房,主要為住宅區的人們和北關關口士兵提供飲食。
之前已在梁山的幾名幼童就暫時安排在一伙房打雜。
在南山二關位置建立二伙房,主要為山寨南面三關的守關士兵提供飲食。
原本倉庫的位置,暫時先不動了,后續推倒擴建為一個大的裁縫作坊,主要負責制作梁山人員的服裝被褥和鎧甲等。
聚義廳前的廣場,林瑜不打算占用了。
宛子城的東南區域,他計劃全部建成倉庫。
西南區域依次建辦公區域和客房區,只不過在此之前,林瑜先命人在這里建起窯場。
這片區域也是宛子城重建的最后一塊區域。
商討完重修宛子城的規劃后,林瑜吩咐時遷親自去鄆城縣城一趟打探消息。
第三天晚上的時候,燕青帶回來消息,一切正常。
林瑜放下心來,隨后一場大修宛子城的工程開始動工,除了一百名日常守衛的嘍啰外,其余人員全部投入建設。
等阮氏兄弟從石碣村拉來一批村民定居后,梁山女子和孩童的身影多了起來。
選了個吉利的日子,阮氏三雄挑選嘍啰,梁山第一水軍正式成立,營地安排在南面金沙灘。
此外在梁山東北處建立造船廠,石碣村中會造小船的工匠來了幾個,正好安排過去。
日子匆匆而過,春去秋來,望著偏偏飄落的黃葉,凌羽在內心默語:
我日夜盼望的盧俊義,是時候上梁山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