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其實—— 在此之前,金人的主要敵人一直都不是北遼的這些人,而是耶律延禧。 是。 耶律延禧是很不濟,讓人失望至極。 可在金人和大多數遼人看來,耶律延禧就是再不濟,也是遼國真正的皇帝,耶律淳也好,蕭普賢女也罷,他們都只是自己一廂情愿,充其量也不過就是一個地方政權而已。 這可不是金人高看耶律延禧,而是有根據的。 這幾年來,在金國境內,時不時的就會爆發遼人起義,而他們打的旗號,無一例外,全都是耶律延禧的旗號。 甚至于,就連平灤營三州,也只是在耶律延禧失蹤的時候才暫時接受北遼的統治,后來等平灤營三州的人得知耶律延禧還活著、人就在夾山之中積蓄抵抗金人入侵的力量時,平灤營三州很快就脫離了北遼的控制,改為奉耶律延禧為正宗。 金人覺得,只要他們一天捉不到耶律延禧,其國內一天就別想消停。 所以,完顏阿骨打親率數萬精銳騎兵屯兵于奉圣州之東,完顏宗翰和完顏希尹屯兵于應州之南,完顏銀術可與完顏婁室屯兵在洪州之西,三軍恰好構成了一個品字形。 這是一張嚴陣以待的大網——捕捉耶律延禧的大網。 這張大網布置好了以后,金軍一直遵照完顏阿骨打的詔令,一邊休兵牧馬,一邊密切關注著耶律延禧的動向,以及北遼和趙宋王朝之間的博弈。 說老實話,金人并不愿意去攻打燕地,因為按照宋金之間的盟約,燕地應該歸趙宋王朝攻打,完顏阿骨打還曾大方的說,就是金人打下來燕京,也會將燕京送給趙宋王朝。 這種情況下,金人哪會真賣力去幫趙宋王朝攻打燕云十六州? 所以,所謂的金人將三路大軍攻打燕京,那不過是北遼的人自己嚇唬自己罷了。 ——金軍要是真三路大軍攻打燕地,在北遼已經如此虛弱的情況下,不出現歷史上的天選事件,居庸關能不能被金人攻下不好說,古北口和松亭關真未必能擋得住金人的全力攻擊。 畢竟,拋開數量不談,不論是從將士的作戰能力上來說,還是從將士的作戰意志力上來說,金軍都是當之無愧的當世第一。 在這一點上,目前的乾軍,可能都得甘拜下風。 ——一個是生長于溫暖如畫的江南水鄉,一個是生長于苦寒的白山黑水之間,雙方的生長環境相差得實在是太多了,進而導致雙方不論是從身體素質還是從意志力上都肯定有很大的差距。 也就是說,截止到目前為止,金人一直沒有想過去打燕京,而是一直在張開大網等耶律延禧入網。 甚至于,金軍都元帥完顏斜也都已經準備派遣大將完顏銀術可和大將完顏婁室率領七千騎兵去消滅西夏支援耶律延禧的三萬人馬了。 可突然之間出現的李存,卻打亂了金人的一切部署。 在這件事情上,金人也吃了主觀判斷的虧。 起初,金人也以為攻打燕京的是宋軍。 完顏阿骨打還對左右說:「大宋乃二百年強國,底蘊非我大金這驟起之國可比,不可小覷也。」 原本對趙宋王朝已經生出輕視之心的完顏宗望、完顏宗弼等人,見「宋軍」一戰就攻打下了燕京,也開始收起了對趙宋王朝的輕視之心。 可慢慢的,完顏阿骨打等人就意識到了不對勁。 那就是,「宋軍」奪下了燕京城以后,也太低調了。 這是很不應該的。 按照正常的程序,趙宋王朝在奪取了燕京以后,是要跟他們大金國這個盟友通報一聲的。 一來,這可以避免雙方出 現不必要的摩擦。 畢竟,現在雙方的軍隊都在同一片區域,萬一出現「擦槍走火」什么的,肯定會影響彼此之間的感情。 二來,有些事情,宋金之間要說清楚。 想當初,宋金之間簽訂盟約時,很多事情都沒有說清楚。 像雙方第一次簽訂《海上之盟》時,由于趙佶不懂燕云這里的地形,只要了燕京并管州縣,根本就沒提云地那一茬,就更別提平灤營三州了。 后來,趙佶君臣意識到了趙佶所犯的錯誤,又派趙良嗣和馬擴出使金國,正式提出,燕云十六州包括燕地(山前)七州和云地(山后)九州,以及平灤營三州,想要將這些區域全部都給要回來。 結果,金人卻叼住了趙佶的御筆中所犯的錯誤,只愿意給趙宋王朝屬于燕地的山前七州。 可趙良嗣和馬擴接到的命令是要十九個州。 雙方的談判一度陷入了僵局。 好在,馬擴用箭術征服了金人,讓金人知道,漢人之中也有擅射之人,然后完顏阿骨打才松口同意將山后九州也給趙宋王朝,換取趙宋王朝跟他們大金國一塊出兵攻打遼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