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徹底撕破臉(求月票?。?《干宋》
第(1/3)頁
…
當初,李存打下燕地不久,趙宋王朝方面就派趙良嗣、馬擴等使臣來到燕地,請求大乾王朝按照雙方簽訂的以淮南東路、淮南西路、荊湖南路、荊湖北路和京西南路交換燕云十六州和平灤營三州的條約將燕地交割給趙宋王朝。
燕京城里的原遼國降臣劉彥宗、康公弼、韓昉等人,聞聽乾宋之間還有這樣的一份條約,紛紛前來覲見李存,勸道:「大宋素來畏怯,如何能保護燕京百姓,故而燕京絕不能給大宋,退一步言,陛下就是將燕京給大宋,大宋連殘遼都不敵,也定然保不住燕京,任地時,陛下便害了燕地這一方百姓,乃至害了中國其他地區百姓,燕京非陛下這般世間至強帝王不可占之,陛下萬萬三思?!?
遼國降臣左企弓甚至還給李存獻了一首詩:「并力攻遼盟共尋,功成力有淺和深。君王莫聽捐燕議,一寸山河一寸金。」
蕭普賢女等遼國女人則使盡了渾身解數給李存吹枕邊風,求李存萬萬不要將燕地交割給趙宋王朝。
不僅原遼國的人如此,就連以陳箍桶為首的大乾王朝的文武百官也不希望李存將燕地交割給趙宋王朝。
要知道,得到了燕云地區以后,李存可就有了大一統的底蘊和機會。
試問,身為臣子,在自己服務的帝王有大一統之勢的情況下,他們如何能不希望自己服務的帝王完成大一統,使得他們成為大一統帝國的臣子?
與此同時,趙良嗣、馬擴等宋使,也在通過各種各樣的手段游說李存將燕地交割給趙宋王朝。
首先,趙良嗣、馬擴等宋使用的就是道德綁架。
他們抓住一切機會,給李存講誠信守諾的品質,馬擴還給李存講了桐葉封弟的故事。
也就是,當初周成王年紀尚小,周公輔政的時候,有一天成王和弟弟叔虞在后花園玩耍,成王撿到一片落在地上的桐葉,拿著說:「我以此封你。」
在旁邊的史官趕緊記錄下:成王封叔虞。
周公看到后說:「王上分封弟弟,那么明天我準備舉行典禮?!?
成王說:「我只是開玩笑罷了。」
周公說:「作為君主,沒有無故的舉動,不應該有開玩笑的話,一旦說了,就一定要做到?!?
于是成王把應縣封給了叔虞,在這以后成王終生不敢再有戲言,說的話,一定都會做到,后來的帝王們也以此為鑒,說到做到,就被稱之為金口玉言。
趙良嗣、馬擴等宋使全都是雄辯之人,口才真是杠杠的。
關鍵,趙良嗣、馬擴確實有理。
可問題是,李存并不是一個多有道德的人。
還有,與個人的誠信什么的相比,李存更不愿意看到,因為自己泥古不化,不知道大乾王朝得多死傷多少將士,自己才能完成大一統,甚至有可能因為自己失去了這次大一統的機會之后,自己此生再也沒有機會完成大一統了?!?
另外,如果自己泥古不化,將燕云十六州給了趙宋王朝,以趙家父子無能和好大喜功,趙宋王朝十有八九守不住燕云地區,那么貪婪兇狠的金人就會像歷史上那樣進入中原地區燒殺搶掠,那樣一來,中原地區的數千萬百姓,肯定就會跟歷史上一樣,餓殍滿道、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余一、十室九空、赤地千里。
哪多哪少,哪輕哪重,李存分得清楚。
再者說,成大事者不拘小節。
秦皇漢武,唐宗,包括宋祖趙匡胤,甚至可以將老朱一塊加上,哪個是泥古不化之人,哪個又沒干過一些讓人罵了數百年甚至是數千年之事。
這是打天下,不是小孩子過家家,全力以赴,能不能成功,尚且還得看老天幫不幫你,更何況你
還心慈手軟坐失良機?
李存沒有說明,我就毀約了,我就說話不算數了,我就不把燕云十六州和平灤營三州給趙宋王朝了,你咬我啊?!
李存只是任命了堅決反對李存將燕地交割給趙宋王朝的韓昉為禮部侍郎全權負責跟趙宋王朝溝通此事,同時又把兩個讀書讀傻了的幫趙宋王朝勸李存履約的家伙給貶職到偏遠苦寒地區反省,大乾王朝的文武百官立即就明白了他們這位皇帝的態度了。
之后,韓昉出面,痛批了趙良嗣、馬擴等宋使的無理取鬧。
他說:「我大乾今在燕地上百萬軍臣,將燕地割讓給你大宋,讓我大乾這上百萬軍臣去哪暫居,且你我雙方早已說明,是以淮南東路、淮南西路、荊湖南路、荊湖北路和京西南路交換燕云十六州和平灤營三州,今我大乾才只打下燕地這一地,根本不足交割條件,如何能交割?」
換而言之,那時韓昉用了一個拖字訣。
結果,拖著拖著,趙宋王朝就犯錯了。
當然,你也可以認為,趙宋王朝看出來了大乾王朝壓根兒就不想將燕云十六州和平灤營三州交給趙宋王朝的本質。
總之,見大乾王朝根本就沒有交割燕云十六州和平灤營三州的誠意,趙宋王朝開始跟金國聯系,商量兩家聯合攻打大乾王朝一事。
事情發展到那時,大乾王朝其實就已經有了不履約的借口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