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 李邦彥見此,又不著痕跡的看了李鄴一眼。 李鄴立即會意的站出來,朗聲說道:「啟稟陛下,臣在乾軍大營中聽聞,大乾皇帝愛慕茂德帝姬及柔福帝姬久矣,若有二位帝姬出城相勸,大乾皇帝定然會給我大宋免除部分犒軍之數。」 李鄴這話漏洞百出,關鍵,城中就剩下趙福金和趙多富這兩個成年帝姬,李存就愛慕趙福金和趙多富,怎么就這么巧呢? 在場的全都是千年狐貍,稍稍一想,誰還能不明白,這是有人想用帝姬和親? 對此,李邦彥和張邦昌明確表示支持「李鄴的主意」,張邦昌還指出,形勢至此,趙宋王朝有必要跟大乾王朝建立親密的關系,這樣才有望讓兩家各享和平。 吳敏、趙野、王孝迪、蔡懋、耿南仲等宰執雖然沒有明著支持用趙福金和趙多富去議和,但卻是全都閉口不言,顯然是默認了這一提議。 只有徐處仁明確表示反對,覺得用帝姬去議和太丟趙宋王朝的臉面了,而且,就算用帝姬去議和,也沒有必要用兩位帝姬去舔李存,只去一位帝姬不行嗎? 趙桓和李邦彥沒說,李存看上的是趙福金,可趙福金畢竟是嫁過人的,多給一個初女趙多福,能保險一些,再者說了,他們趙宋王朝別的不多,就是這帝姬夠多,真不差這一兩個。 徐處仁見沒有人支持自己,他感覺自己好像是被孤立了一般,進而有些意興闌珊,然后他借著這個勁想要跟趙桓請辭,告老還鄉。 現在, 趙桓手上的這些宰執大臣,沒有一個懂打仗的,也就徐處仁多少懂一點,趙桓哪能放徐處仁離開? 所以,見徐處仁想要撂挑子,趙桓趕緊好言安撫徐處仁,讓徐處仁好好整軍,堅固城守,不可在趙宋王朝危急之時棄他而去,還激徐處仁道:「這豈是忠臣所為?」 有了趙桓給的臺階,徐處仁才受旨。 不過,徐處仁隨后還是提醒了趙桓一句:「議和所需,李邦彥、張邦昌之流欲皆許之,此乃欲脫一時之禍,必后患無窮也,不知他日何人能為陛下了卻此禍患,愿陛下再審,英明決斷,不然后悔無所及也!」 現在,李存都快打破東京汴梁城了,趙桓哪里顧得上徐處仁所說的這些? 在趙桓看來,只要能讓他挺過這幾天,挺到勤王之師到來,讓他跟李存叫父皇,他都愿意。 而且,有些事耿南仲早就幫趙桓分析過了。 那就是,就算東京汴梁城被李存攻破了,趙宋王朝也肯定不會亡國。 因為趙佶和趙桓的那些弟弟都在,趙佶完全可以在長安古都復辟,或者再立一個新皇帝,比如趙佶非常喜歡的鄆王趙楷。 可一旦東京汴梁城被李存攻破了,那他趙桓哪怕就是不死,這個皇帝也肯定當到頭了。 古往今來,活著退位的皇帝,可是有不少都沒能得到善終。 …. 比如,獻文帝拓拔弘,當了五年太上皇在二十三歲的時候,就被與他有權力爭奪的文明太后馮太后給弄死了。 再比如,唐高祖李淵,退位了之后,就一直被兒子李世民囚禁到死。 趙桓可不想像獻文帝拓拔弘、唐高祖李淵那樣。 所以,趙桓寧可割地賠款嫁帝姬,也絕對不能失去皇位。 當然,趙桓也知道,他這么干了之后,肯定會大大影響他的名譽。 所以,趙桓下旨,他要帶頭節衣縮食,并且再放六千名宮女離開皇宮…… 這些暫且不說。 只說,在朱璉的勸說下,趙多富最后還是哭哭啼啼的認命了,然后在擅長化妝的宮女的精心勾勒下,趙福金和趙多富各畫了一個絕美的妝容,又按照趙宋王朝紅男綠女的習俗穿上了綠色的嫁衣。 朱璉還很貼心的給趙福金和趙多富每人配了十名初女宮女,另外又給趙福金和趙多富一人配送了一大批金銀珠寶等陪嫁物品,其規制全都按照嫁帝姬的規制來的。 趙福金和趙多富盡管心事重重,可她們還是老老實實的做進了轎子當中。 ——為了不引起民眾的憤怒,以免壞了朝廷的大事,再說這也真不是什么露臉的事,在正使李梲的建議下,朱璉沒讓趙福金和趙多富做花轎,只是讓她們各乘坐一頂青尼小轎,而那二十個初女宮女則全都乘坐馬車離開。 為了確保不出現沒必要的意外,趙桓還親命一百名護衛護著趙福金和趙多富去青城。 這支送親的隊伍,在太陽快要落山的時候出發。 待到天色大黑時,便來到了青城。 高世則前去跟守衛營寨的乾軍將士交涉一番。 不久之后,張愿恭便迎了出來。 高世則將張愿恭拉到一旁,小聲與之交談了一番,并將一棵上好的東珠塞到張愿恭的手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上終于有了解決之道,這里下載huann.換源,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張愿恭悄然的收下東珠,然后將那一百名趙桓的親衛給打發走,并請守門的小校派人將趙福金和趙多富等人、物接進青城當中。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