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二百四十七章 名聲大噪的岳飛(求月票!)-《干宋》


    第(1/3)頁

    …

    今年二月份下旬,也就是李存剛從東京汴梁城撤軍不久,趙桓就撕毀了和約,派姚古統率六萬精銳西軍前往河東救援太原府,派種師中統率九萬精銳西軍前往河北救援中山、河間、真定等河北諸郡。

    現在,河北境內的乾軍全部都已經退到了中山府以北,暫時沒有南下的跡象,可以說種師中差不多已經完成了趙桓交給他的任務。

    而姚古則是至今都還沒有到達太原城下。

    李存率兵包圍東京汴梁城時,姚古和折彥質也各自率領精銳大軍趕赴東京汴梁城勤王。

    可由于路程太遠,兵馬、糧草輜重都需要籌集等等原因,直到李存從東京汴梁城撤軍,姚古部和折彥質部都沒有趕到東京汴梁城。

    后來,姚古部和折彥質部在懷州與衛州之間相遇。

    這時正好趕上趙桓撕毀和約,趙桓便任命姚古為河東路制置使、折彥質為宣撫司勾當公事,令他們立即前去河東為太原城解圍。

    姚古和折彥質領命了之后,合兵一處掉頭北上,然后就朝太原方向挺進。

    可是由于對河東的乾軍的虛實缺乏了解、忌憚乾軍強大的戰斗力等等原因,姚古和折彥質根本不敢貿然快速北上。

    所以姚古和折彥質率軍行進的過程特別謹慎。

    這導致他們北上的速度一直不快。

    后來,姚古部和折彥質部終于來到了澤州。

    姚古派小校王德前去打探乾軍的消息,然后得知乾軍大將岳飛正在率領四萬多人馬南下,即將到達澤州。

    姚古和折彥質如臨大敵,開始精心備戰。

    卻不想,岳飛在澤州這里打了個轉,就又退走了。

    姚古和折彥質擔心這是岳飛的計謀,所以一直擁兵觀望,逗遛不進。

    等姚古和折彥質終于探明了隆德府和威勝軍都只有少量的乾軍準備收復隆德府和威勝軍之際,岳飛卻突然又率領四萬人馬返回到了隆德府和威勝軍,并且有再向澤州挺進之勢。

    雖然兵馬比岳飛部多一些,可姚古和折彥質對宋軍一直都沒能戰勝的乾軍非常忌憚。

    所以,姚古和折彥質并沒有貿然向乾軍發起進攻,而是一直在孔寨河對面的晉城、絳州一帶全面戒嚴,準備跟岳飛打他們宋軍最擅長的防守反擊戰。

    而岳飛雖然年輕,也迫切想要打敗宋軍的主力,可他卻沒有貿然向準備得非常充分的姚古部和折彥質部發起攻擊,而是不急不躁的尋找著戰機……

    ……

    為了表彰河北和河東還在固守的城池,趙桓下詔,以詹度、張孝純等守臣守城有功升賞了詹度、張孝純等守臣,其余守城有功人員,則令詹度、張孝純等守臣根據他們具體立功情況保舉,以示褒獎。

    在此基礎上,趙桓親自對河北和河東的戰事做出了很多指示。

    見趙桓君臣要么將注意力放在河北和河東的戰事上,要么放在迎接趙佶等趙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回京這件事上,趙宋王朝的軍備依舊那么松弛,毫無進展,御史中丞呂好問很擔心趙宋王朝的未來,所以他給趙桓上奏章說:

    「大乾得志,益輕中國,秋冬必傾國復來。御敵之備,當速講求。今邊事經畫,旬月不見施設,臣僚奏請皆不行下,此臣所深懼也。」

    可能是趙桓覺得呂好問說得挺有道理,于是他在百忙之中下了一道圣旨,讓諸路遴選將左,訓練正兵,招納闕額,繕治器甲,儲蓄芻糧,預備軍需。

    不過此事隨著趙佶等趙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成員回到東京汴梁城,趙宋王朝滿朝皆大歡喜,文武百官都以為內憂已不復存在,而乾軍似乎也沒有再南下的意思,外患也已經消除了,所以趙宋朝廷

    恬然,以為平安無事,邊防大事也被擱置了,沒有人去關心。

    種師道聽說此事了之后,趕緊給趙桓上奏疏:

    「大乾欲割河北、河東,而河北、河東眾多官吏軍民不肯叛宋投乾,其勢必為我大宋堅守兩路疆土,此必招大乾皇帝怒火。臣已探知,大乾皇帝正親自過問春種,乃欲多收糧草,必為占據我大宋疆土而備。臣憑此斷之,秋高馬肥,乾軍必再至,以責前約。及今宜飭武備邊防,勿恃其不來,當恃吾有以待之。特為陛下條具所以備邊御敵者,凡八事……」

    大體上,種師道的八個主意就是希望趙桓可以下詔,集中訓練河北、河東保甲兵,建橫海軍一道駐守黃河,修塘濼與城池,免河北、河東租稅等等。

    趙桓跟一眾宰執討論過后,同意了種師道的這些提議。

    可同意是同意了,但趙桓現在可不光是要顧加強國防,剛剛登基的他還面臨改革內政和政治等問題。

    李存率軍南下之前,張權、衛仲達、何大圭等趙宋王朝差不多三分之一的官員,在乾軍圍城前夕,在趙佶匆忙西逃之際,他們不恤國難,爭先恐后地將家屬送出城去,并且以各種理由擅離東京汴梁城,他們的無恥行徑,引起極大公憤,所以趙桓將他們全部罷黜。

    再加上在李存率軍包圍東京汴梁城的這段時間,那些表現得不佳或是不符合趙宋王朝現在主戰風氣的官員,也被趙桓給罷黜了。

    這使得趙宋王朝出現了大量的官員空缺。

    趙桓得盡快將這些官員留下來的空缺給補足。

    另外,耿南仲向趙桓建議早立太子,防止趙佶復辟,打消對趙佶復辟還抱有幻想的人。

    趙桓覺得耿南仲的這個建議非常有道理,于是匆忙地將他的嫡長子(也是趙桓的獨子)趙諶立為皇太子,以免皇權旁落。

    ——耿南仲也因此被趙桓晉升為門下侍郞。

    接著,又到了趙桓的生日。

    徐處仁代表趙宋王朝的文武百官請求將趙桓的生日這天命名為「乾龍節」。

    「乾龍」取自《易經》乾卦第五爻:「九五,飛龍在天。」

    趙宋王朝的文武百官這是用「乾龍」來比喻趙桓,是希望趙桓能撥亂反正,奮發有為,重振趙宋王朝的雄風。

    趙桓自己則覺得「乾龍」這個名字,可以展開為大乾王朝的龍,非常好,寓意他可以滅掉大乾王朝奪回趙宋王朝失去的疆土以及燕云十六州、安南、占城等地,使他成為千古一帝。

    所以趙桓很欣然的就將自己的生日命名為「乾龍節」。

    ——趙宋王朝的皇帝的生日全都是節日。趙匡胤的生日是二月十六,為長春節;趙光義的生日是十月初七,為乾明節,后改為壽寧節……趙佶的生日是十月初十,為天寧節。

    趙桓這個人向來反對鋪張奢華,主張簡樸節約,他最看不慣的就是趙佶他們驕奢Yin逸。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