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改朝換代(求月票!)-《干宋》
第(2/3)頁
要知道,這里現在可以說是亂成一鍋粥了,不僅有數十萬宋軍在這里,還到處都是占山為王的匪寇、義軍,僅發跡于河東地區的巨寇王善,就號稱擁有人馬七十余萬,戰車上萬輛。
這些全都沒有解決,飄個毛啊。
所以,李存很快就壓下心中的飄飄然,然后下令道:“將趙佶、趙桓及宋臣帶來罷。”
其實——
不論是趙佶,還是趙桓,都已經猜到了,趙宋王朝完了,他們馬上就要成為亡國之君。
好吧。
這已經不算是猜了。
至少趙佶已經從王時雍、范瓊那里得知了李存要廢掉趙宋王朝的準確消息。
所以,當趙佶和趙桓看到一大群乾軍侍衛向他們走來時,趙佶和趙桓就知道,這一天到來了。
想當初,趙桓要出城去見李存時,張叔夜就很不贊成,他悄悄的找到趙桓,密奏說:“今陛下出城,定不得歸矣,臣愿率精兵死士,護駕突圍而出,庶幾僥倖于萬一。縱敵騎追之,臣當以身決于死戰,陛下或可以偷生。天若不祚宋,死于封疆,不猶生陷于夷狄乎?”
可趙桓膽小如鼠,哪敢在京畿地區遍布乾軍又有十萬鐵騎的情況下出城?
所以,趙桓拒絕了張叔夜的好意。
后來,張叔夜又勸趙佶帶著太子趙諶跟他一塊殺出東京汴梁城。
可趙佶也覺得,此時突圍,為時已晚,所以遲遲沒有答應張叔夜。
結果,趙佶、趙桓父子二人,就連最后拼一下的機會也給錯過了。
事到如今,趙佶知道,該來的,今天總歸來了。
趙佶覺得,他不能不做最壞的打算,因此,趙佶偷偷的在他袖中藏了一把短刀,準備在關鍵時刻血濺當場,讓李存知道,他雖然輸了,但他卻不會辱沒一個皇帝的尊嚴。
倒是趙桓,渾身顫抖不已,甚至連路都走不了,只能被李若水攙著去見李存。
可現在見不見李存,已經不是趙佶、趙桓等趙宋王朝的人說得算的了。
在乾軍的押送下,不僅趙佶和趙桓來到了大慶殿。
趙楷、趙樞、趙杞等趙宋王朝的皇室之人、宗室之人,秦檜、張邦昌、蔡靖、馬擴、傅察、李翼、張孝純、黃經臣、劉韐、李若水、徐揆、張孝純、王稟、李邈、劉栩、楊可勝、何栗、孫傅、梅執禮、呂好問、歐陽珣等等一大批趙宋王朝的官員,除此之外,徐處仁、唐恪等不少被趙桓棄用的原宋臣,也被帶了過來。
等趙佶、趙桓等趙宋王朝的君臣在殿下站好了之后。
不用李存君臣說什么,趙桓就帶著趙佶等人向李存行了跪拜之禮。
見此,李存道:“起來罷。”
雖然李存做夢都想干翻讓他所不齒的趙宋王朝,但李存并沒有貓戲老鼠的想法。
所以,等趙佶、趙桓等人起身站好了之后,李存就對呂將點了點頭。
呂將立即就心領神會的拿出來了一道詔書,然后念了起來。
詔書的內容很簡單,那就是歷數了趙佶、趙桓的罪惡,然后將趙佶、趙桓等趙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全都廢為庶人,趙宋王朝的皇室、宗室之女皆入后宮。
何栗等宋臣聞言,立即伏地叩頭,苦苦哀請李存保留趙氏的宗廟社稷。
李存不為所動的直接對張世使了個眼色。
張世立即就帶著不少人去脫趙桓的龍袍。
李若水見此,奮不顧身地沖上來,然后死死的抱著趙桓,不讓張世等人去脫趙桓的龍袍,并大聲喊道:“陛下不可脫!這賊亂做也,此是大朝真天子,你殺狗輩不得無禮!”
李若水只是一屆書生,哪里有可能是張世他們這些武臣的對手。
很快,李若水就被人給拉開,趙桓身上的龍袍給扒了下來。
李若水見此,當場氣絕倒地。
趙佶見此,長嘆一聲,就將他藏在袖子中的短刀拔了出來,準備自盡。
可趙佶手中的刀剛露出來,就被早就盯著他的姚興,一把給搶了過去。
見此,趙佶立即厲聲對李存說:“汝稱我有大過也,乃伐。汝去歲興師,吾傳位與嗣君,遂割城犒軍,汝率兵乃還。今汝又興兵,稱皇帝失信,實乃奪我趙氏江山社稷,是否如此,看在我已有九女入你宮中,請如實告之,吾父子不畏一死,只為死得明白。”
李存沒有回答趙佶這個問題,更沒有去理會他言語當中的小圈套,而是澹澹的說了一句:“成王敗寇,若是你我易位處之,你會回答你現在問得這個問題嗎?”
趙佶見李存如此滴水不漏,轉身看向趙桓,很痛心地說:“汝若聽老父之言,便不會遭今日之禍矣!”
李存隨后看向一眾宋臣,很有誠意的說:“今趙宋已亡,天下歸朕定矣,朕向你等承諾,必稽古禮文,建學校、育賢才、謹法度、慎賞罰、撫四夷、興孝弟、勵農桑、旌廉能、黜貪酷、摧奸暴、佑良善,寬仁愛人,專務德化。你等原趙宋官員,若愿在我大乾為官,朕定當唯才是用,必不叫你等才能埋沒。”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