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精英小隊只準備了三天時間,就在陳箍桶和李彥仙的帶領下前往陜西。 臨行之前,李彥仙跟李存提出來了一個極為過分的請求。這個極為過分的請求就是,李彥仙想要將他的家卷全都帶上。 精英小隊一共才三百人,名額極為有限、極為寶貴,李彥仙竟然還讓他的家人占去不少。 關鍵,李彥仙的家人中包括他年紀已經不小了的父母、年幼的兒女、還有的他的妻妾,可以說,老弱婦孺全有,他們很可能會成為精英小隊的拖累。 關鍵的關鍵,執行這種打入敵人內部的任務,李彥仙竟然想將他的家卷全都帶上,李彥仙這是到底想干什么,是不是想趁此機會再叛變回西宋? 因為李彥仙提出的這個極為過分的請求,又有不少人向李存進言,請李存換一個人去主持興元府的軍事和防務工作。 不想,李存又給擋了回去,而且,李存還準了李彥仙的請求,讓李彥仙愿意帶誰就帶誰。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以防萬一,李存將詹度也派了去,讓詹度作為陳箍桶和李彥仙的替補。 ——為了防止陳箍桶、李彥仙和詹度之間因為權力混亂、號令不清而鬧出大烏龍,李存明確指出,興元府的大小事宜以陳箍桶為主,李彥仙次之,詹度再次之。 精英小隊組成了以后,立即星夜趕路前往陜西。如果陜西東部地區還是由宗澤任主官,陳箍桶他們這三百人想要進入陜西,都是一件很困難的事。 可宗澤早已經在小半年前就死了,現在陜西東部地區的主官是志大才疏的杜充。 由于杜充性格暴躁、苛酷、剛愎,又喜歡殘殺,其手下的很多將領都對他嚴重不滿。 武德司、親軍都衛府和軍情處趁此機會策反了大量杜充手底下的將領。 這其中就包括擁有數萬大軍并且負責邊防任務的馬友。在馬友的幫助下,精英小隊換上了宋軍的軍服,然后由馬友親自送出杜充的防區,也就是送到了長安城。 在這之后,實在無法再西進的馬友,只能給精英小隊出具一份進京的公文,讓精英小隊自己繼續西進。 接下來的這一路,靠著馬友的公文以及武德司、親軍都衛府和軍情處無處不在的密探的策應,精英小隊無驚無險的到達了興元府。 早已經在興元府等候精英小隊多時的莫儔等密探,趕緊利用他們各自所掌握的權力和金錢開道將精英小隊給順利地迎進了臨安城。 不過,在陳箍桶的指示下,精英小隊并沒有在第一時間就跟苗傅、劉正彥等發動兵變的宋軍將士聯系。 一來,當時陳箍桶他們對苗傅、劉正彥等發動兵變的宋軍將士一點都不熟悉,不知道能否策反苗傅、劉正彥等發動兵變的宋軍將士。 二來,當時苗傅、劉正彥他們這些發動兵變的宋軍將士,正處在人生的巔峰,他們將自己當成是董卓、是曹操,這種情況下,陳箍桶不覺得他們能夠招降到苗傅、劉正彥他們這些發動兵變的宋軍將士,所以陳箍桶沒讓精英小隊輕舉妄動。 三來,當時陳箍桶他們對西宋的應對情況也不太了解,不知己,也不知彼,怎么可能贏得這場決定兩國國運之戰的勝利? 所以,盡管陳箍桶他們早就到了臨安城,可在陳箍桶的主持之下,精英小隊始終耐住性子按兵不動。 直到靠著武德司、親軍都衛府和軍情處的密探將所有的一切都打探清楚了,苗傅、劉正彥他們這些發動兵變的宋軍將士的形勢也變得糟糕至極,陳箍桶才如同看準獵物的毒蛇一般,一舉就招降了已經走投無路的苗傅、劉正彥等發動兵變的宋軍將士……在苗劉兵變一事上,趙構不僅憋氣又窩火,還憤怒之極。 首先被自己的親衛軍兵變,本身就是一件奇恥大辱的事。親衛軍是什么? 那是一個皇帝最后的倚仗,他們本應該是皇帝最親近的人,應該是人人都爭先恐后的為皇帝擋刀、為皇帝效死的人。 拿李存的親衛軍來說,不敢說其中的親衛各保個的絕對忠誠,但也絕對是絕大多數都是肯為李存擋刀、為李存效死的忠勇之士,不夸張的說,哪怕李存下令讓自己的親衛去赴死,他們中的絕大多數都會毫不猶豫的就去死。 李存的親衛之所以如此忠誠,原因有很多:有,李存英明神武,威望早已經高到讓自己的所有親衛乃至大乾王朝的所有將士都無比崇拜地步,就像后世的某支軍隊對他們的遠首一樣。 有,李存的親衛的福利待遇是本就福利待遇優厚的乾軍當中最好的。有,李存的親衛是從全國所有乾軍中選拔的最忠誠的軍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