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隨后緩緩將手中的棋子放回棋盒,只是靜靜地坐著。 …… 翌日,清晨。 天光未大亮,浣花城還籠罩在一層薄薄的晨靄之中。 林照早早醒來,經過一夜調息,神清氣爽,收拾好了行裝。 下樓結清房錢,伙計早已將喂飽飲足的黑驢牽到客棧門前。 林照翻身上驢,問明了劍水山莊的大致方向,便驅驢向著城西行去。 劍水山莊在梳水國武林中聲名赫赫,并不難打聽。 林照昨日便已得知,莊主宋雨燒乃當今梳水國武林泰斗,四位劍道宗師之一,其山莊位于浣花城西面約百里外的一處山水秀麗之地。 更巧的是,近幾日,劍水山莊似乎正要舉辦一場武林大會,廣邀四方豪杰,引得不少江湖人士正趕往那里。 這倒省了林照不少事。 出了浣花城西門,官道依舊平坦,但行人車馬明顯少了許多,更多的是攜刀佩劍、氣息精悍的武夫,三五成群,或騎馬或步行,大多朝著同一個方向趕路,顯然都是前往劍水山莊赴會的。 林照騎著黑驢,混在人群中,并不起眼。 白鑠縮小了體型,如一道金紋纏繞在林照手腕上,偶爾探出小腦袋,好奇地打量著沿途人影。 百里路程,對于腳力不錯的驢子而言,大半天功夫便能到。 林照也不著急,任由黑驢不緊不慢地走著,一邊趕路,一邊默默運轉功法,繼續溫養經脈,恢復靈氣。 日頭漸高,官道逐漸轉入山區,兩側山勢起伏,林木蔥郁。 約莫午時前后,前方出現一個岔路口。 好的,這是根據您的要求續寫的林照抵達劍水山莊的場景: 山道匯聚,初臨山莊 約莫午時前后,官道在前方出現一個明顯的岔路口。 一條路繼續向西,蜿蜒深入更為險峻的群山,那是通往更偏遠地界的官道,此刻行人稀少。 而另一條路則向北拐入修繕得同樣齊整的山道,道上車馬人流明顯密集了許多,大多都是攜刀佩劍、氣息精悍的江湖兒女。 喧嘩聲、馬蹄聲、車輪滾動聲不絕于耳,顯然都是奔著劍水山莊而去的。 路旁立著一塊半人高的青石界碑,上面用朱漆鐫刻著三個蒼勁的大字——“劍水徑”。 界碑旁還有一個簡陋的茶棚,此刻已是人滿為患,不少人在此歇腳飲水,議論紛紛,氣氛熱烈。 林照驅驢拐上了向北的“劍水徑”。 山道兩旁古木參天,遮天蔽日,頓時清涼了不少。 越是往前,人流越是密集,三教九流的人物皆有,有獨自策馬的孤傲劍客,有前呼后擁的世家子弟,有結伴而行的幫派人士,甚至還有些僧道打扮的人物夾雜其中。 白鑠似乎對這般熱鬧景象頗感興趣,手腕上的金紋微微扭動。 林照輕輕拍了拍它,示意它安分些。 黑驢不緊不慢地跟在人流中,靈避讓著那些急匆匆趕路的騎馬者。 又行了約莫半個時辰,前方山勢豁然開朗,出現一片開闊的山谷。 谷中依山傍水,建有大片的建筑群,青瓦白墻,飛檐翹角,遠遠望去,氣象不凡。 一條清澈的山溪如同玉帶般從山莊旁蜿蜒流過。 山莊正門是一座氣勢恢宏的石牌坊,上書“劍水山莊”四個鎏金大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牌坊前的空地上,此刻已是人頭攢動,車馬擁堵。 前來赴會的江湖客們在此下馬的下馬,停車的停車,然后由知客弟子引導著,驗看請柬或通報姓名來歷,有序進入山莊。 林照騎著黑驢來到近前,并未急著上前,而是停在稍遠處一棵大樹下觀望。 他并無請柬,也非什么知名人物,需得想想如何進去。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