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之前一段時間,趙水生想把家里的鍋爐燒得旺一點,林曉月都不讓。 她心疼柴火,要是這時候就燒完了,以后真到三九天的話怎么辦啊? 趙水生也不好告訴她,其實自己有一個萬能的系統,里面有大量的原料,根本不缺。 他只能趁著林曉月不注意的時候,悄悄往里塞點木柴之類的。 尤其是后半夜,林曉月睡的比較熟,而爐子里的燃料慢慢燒完了,趙水生就悄悄的下床,添上更多柴火。 好消息是,自從他們上山砍柴之后,就不用再擔心這一點了。 整個生產隊都知道,他們這一次的成績非常的優異,直接創下了記錄,而且給每家每戶都帶來了大量的木材。 林曉月當然也了解,知道今年冬天可能過得比較富裕,所以也就不限制趙水生多燒火了。 火炕漸漸的暖和起來之后,趙水生坐在炕上,一邊嗑著瓜子,一邊看著外面的景色發呆。 火炕這個名字,其實有很大的誤導作用,這東西并不是在炕底下直接燒柴火的,如果是那樣的話,早就把人烤的受不了了。 真相是,火炕和墻外的灶臺鏈接,而下面則有結構復雜的煙道,用的磚是耐火磚,而土培也都用黃泥巴,根本不怕烤壞。 這下面的煙本來就帶著大量的熱量,經過火炕的時候,就留下來了。 這樣,就可以讓炕頭十分的溫暖。 一般做飯的時候就能夠讓這里熱乎起來,如果天氣比較冷,晚上還嫌冷的話,那就一直在灶臺那邊燒著火。 這個東西的保暖效果相當驚人,哪怕半夜火已經滅了,一般還能熱乎到早晨。 因為這種特殊的取暖方式,所以一家子人都要擠在一個炕上,不然的話,光是燒柴火的費用都是好幾倍,這種比較困難的年頭,大家都承受不住。 而所謂的老婆孩子熱炕頭,也就是從這個生活基礎中衍生出來的。 還有一些人家會用到火盆兒,其實就是個破鐵盆或者是泥盆,放在屋里。 家里人做完飯之后,就把那些炕灰、炭火之類的扒出來,這些東西還在冒著熱氣兒,放到盆里就會持續不斷的散發著熱度。 雖然溫度不算很高,但是烤烤手,熱個茶水之類的,還是很方便的。 趙水生他們家里,新蓋房子的時候條件比較好,所以也安排了一個取暖的爐子,現在的爐子雖然比不上以后那種鋼爐,但是也很溫暖,只不過燒的燃料多一點。 生產隊里,家里條件比較一般的那些家庭,就只能燒炕了,他們可沒有這爐子。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