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當人類從結繩記數到甲骨刻字,從竹簡到泥字,從活字印象到激光照排,從紙質閱讀到手機終端的讀、聽、寫以及視覺大宴。 人類文化進入了傳播的多樣性。人們獲得信息的渠道、速度、頻率越來越快。所以,每一個讀者都是一座知識庫。 談什么職業,你們一點也不比我談得差。 不過,我仍然要談一談。 首先,從一而終的職業越來越少。農耕社會,生產力發展緩慢,很多職業是固定的。你可能一輩子就當個泥水匠。也可能一輩子就做陶器。 因為你會越做越精,越做越好。但是,科技文明一下就可以搶掉你的飯碗。比如你在是陶器制作大師,掌握了陶器燒制的秘訣,所以你的陶器燒出來非常精美。 科技進步了,用電燒陶器。試幾次就知道溫度控制在多少度最好。你天天守著窯也燒不出電子窯那么好的產品。 因此,你可能要失業。人類文明的飛速發展,讓你明顯感覺到,我們相對固定的職業越來越少。 許多職業,干著干著就要換行當。不然,你就沒有飯吃了。 人的一生,特別是自由職業者,在產品不斷升級換代的時代中,你不緊跟時代,你就會失業。 這一切,就是科技進步帶來的變化。 當一部手機集電話,照相、照亮、閱讀、購物、查詢、定位、付款、購票、娛樂……于一體的時候,很多東西就會沒有了市場,或者市場大幅縮水。 比如,家庭不會裝電話機了。電話機的銷售就會萎縮。但你可以賣手機、學習修理手機的技術,開手機修理店,辦廠生產手機的零部件。 比如,照相機越來越少。膠卷的使用頻率也越來越低,但你可以生產更加高精尖的專業相機,以專業人士使用。 比如手電筒的銷售越來越少。你就生產停電寶。 比如紙質書的銷售一落千丈,但是閱讀仍然沒有消失,你可以寫網絡小說。 比如實體店購物越來越差,你可以開網店,拍抖音成網紅。 比如手機定位越來越方便,你可以開發與定位相關的產業。 比如紙幣使用的頻率越來越低,手機付款、購票是不可逆轉的潮流,你就開發銀行系統的網上轉賬軟件和硬件,以及搶票軟件。 第(1/3)頁